第5章 洞房花烛(第2页)
他举起酒杯,与她的酒杯轻轻一碰。
“从今往后,你我不仅是夫妻,”朱慈烺一字一顿地说道,“更是最坚实的战友。”
说罢,二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红烛之下,两道年轻的身影,因一个共同的、征服星辰大海的梦想,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
……
与此同时,在紫禁城的另一端,永王朱慈炤的宫殿中,气氛却冰冷如铁。
他与年幼的齐王等几个兄弟聚在一起,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挫败与不甘。皇极殿上那山呼海啸般的“愿随殿下”,如同重锤一般,将他们所有的骄傲与算计都砸得粉碎。
“岂有此理!父皇也太偏心了!”齐王朱慈熠愤愤地将一只琉璃盏摔在地上,发出一声脆响,“凭什么?凭什么太子哥哥就能得一国为封,我们却只能在这里干看着!”
永王朱慈炤没有说话,只是阴沉着脸,紧紧地攥着拳。他知道,今夜之后,他在军中的那点声望,与即将亲率王师、征伐一国的太子相比,已经变得微不足道。
就在此时,一个雍容华贵的身影,在宫人的簇拥下,悄然步入殿中。正是他们的母亲,田贵妃。
“都起来。”田贵妃的声音平静而又清冷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。她看了一眼满地的碎片,又看了一眼失意的儿子们,缓缓开口。
“今日之败,非战之罪。”她的目光落在永王身上,“你们的父皇,正值春秋鼎盛,他的意志,无人可以违逆。太子如今手握父皇亲赐的利刃,又有‘为藩属复仇、讨不臣之邦’的大义名分,锋芒正盛。此时与他相争,无异于螳臂当车。”
“那我们该怎么办?难道就这么算了?”永王不甘地问道。
田贵妃的嘴角,勾起一抹深邃的冷笑。
“他要去东海,要去一个陌生的战场,要去打一场国战。此去,短则一年,长则数载。这京城,便是你们的机会。”
她走到永王面前,轻轻为他理了理衣领,声音压得极低:“你们要做的,不是去战场上与他争功,而是在这朝堂上,在文官士林之中,建立自己的声望。太子代表的是‘武功’,那你们,就要代表‘文治’。”
“读书、结交名士、体恤民情、上疏为百姓请命……父皇赐他刀剑,你们就要拿起笔杆。他越是杀伐果断,你们就要越显得仁德宽厚。”田贵妃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野心的光芒,“这天下,终究是要靠文人来治理的。等他从尸山血海中回来,发现朝堂人心尽归于你们之时,那才是真正的好戏开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