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阳谋困龙,无形之墙(第2页)

 江南商会会长王德发的府邸,大门紧闭。但当孙可望带着一百名身披重甲的羽林卫亲兵,将府邸围得水泄不通时,那扇朱漆大门还是缓缓打开了。

 “孙指挥大驾光临,有失远迎,恕罪恕罪!”王德发挺着他那肥硕的肚子,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,快步迎了出来。

 孙可望根本不与他废话,只是冷冷地将一份抄本扔在了他的脸上。

 “王会长,”孙可望的笑容,比冬日的寒风还要冷,“我家殿下说了,东征乃是国之大事,承蒙王会长与江南诸位乡贤看得起,为国分忧,提前采买了这么多木材、桐油,殿下心中甚慰。”

 他顿了顿,语气陡然变得冰冷:“只是船厂工期紧急,还望王会长能早日将这些‘预定’的物资,送到船厂来。殿下说了,价钱,好商量。若是三日之内,船厂还见不到东西……”

 他没有把话说完,只是用马鞭,轻轻地拍了拍王德发那张早已血色尽失的胖脸。

 “……后果,自负。”

 这番“礼貌”的拜访,比直接抄家还要令人恐惧。它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:太子已经掌握了所有证据,但他暂时不动手,只是在等你们自己“识趣”。

 整个江南士绅集团陷入了恐慌。他们立刻停止了所有的小动作,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——他们既不进一步破坏,也绝不松口合作。木材行的老板依旧说“没货”,被高薪聘走的工匠依旧称“有病”,粮商们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抬价,却也开始以“路途遥远,运输不便”为由,拖延供应。

 龙江船厂,陷入了一片死寂。太子展现了他的手腕,却依旧无法让这头沉睡的巨兽,挪动分毫。

 与此同时,京城的朝堂之上,一场针对东征的“阳谋”也悄然展开。

 以英国公为首的旧勋贵势力,联合了部分与江南士绅利益相关的文官,开始频繁上奏。他们并非反对东征,反而大加赞颂,称其为“不世之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