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首批料“烧糊”!产线遇大考

“钱,到账了!八千万!一分不少!”

 

孟远把那份盖着大红章的投资协议往桌上一拍,眼睛里冒着光。

 

办公室里,赵建国、苏振华、钱敏这几位核心大将全在,一个个伸长了脖子。

 

“老赵!苏老!钱敏!”孟远噌地站起来,大手一挥,

 

“兵强马壮,粮草也足了!咱们第一条钴酸锂生产线,现在就开工!速度要快!标准要高!”

 

“设备,国内能买到的,挑最好的!最皮实的!国内没有的,想办法从国外弄回来!”

 

“厂房,通风、除尘、水电,一步到位,以后扩产也方便!”

 

“人!苏老,想办法再挖几个懂行的牛人过来!待遇好说,只要有真本事!”

 

孟远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众人:

 

“一句话!这条生产线,不光要能出合格的料子,还要给咱们蹚出一条路!”

 

“怎么管生产、控质量、把成本降下来,以后要跟日本人抢饭碗,没两把刷子可不行!”

 

“孟总,你就瞧好吧!”

 

老生产厂长赵建国一拍胸脯,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,

 

“保证给你弄得漂漂亮亮!”

 

苏老爷子也捋了捋花白的胡子,眼神里全是兴奋:

 

“小孟你放心,技术这块,我们豁出去了!”

 

钱敏点点头,镜片后的眼睛闪着精明的光:

 

“孟总,花钱的事包在我身上,保证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!”

 

交代完工作,各自行动起来。

 

厂房的铁门“哐当”一声被推开,一股热浪夹着金属、和化学试剂的气味扑面而来。

 

眼前,那座崭新的现代化大车间,像一头巨兽,静静矗立。

 

车间深处,临时搭建的简易实验室里,灯火通明。

 

苏教授佝偻着背,凑在实验台前,鼻梁上的老花镜几乎要贴到图纸上。

 

他身后,几个年轻的徒弟也一脸专注,草稿纸扔了一地,上面满是符号与公式。

 

双行星动力混合机、大型回转窑……

 

这些以前只在国外期刊,才能瞄几眼的高精尖设备,如今正被他们一点点“解剖”,琢磨着怎么让它们在自家产线上听话。

 

“钱敏!那批德国设备,价格还能不能再往下压一压?”孟远的声音从办公室传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