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中国人不能定游戏规则?

“做生意要留余地。”孟远站起身,走到落地窗前。

 窗外,零碳工厂已经初具规模。

 银色的厂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屋顶的光伏板像一片蓝色的海洋。

 这是他给欧洲人上的一课:

 环保不是贸易壁垒的借口,真正的绿色,需要技术,更需要诚意。

 "通知国内。全面启动绿色供应链改造。这次不是为了应付欧盟。"

 "那是为了什么?"

 "为了未来。"

 碳中和是大势所趋。与其被动应对,不如主动出击。

 今天的投入,就是明天的壁垒。

 他要让远新成为全球最绿色的电池公司。让那些想用环保当武器的人,无计可施。

 正在此时,手机响了,是个陌生的国际号码。

 "孟先生?我是德国车企的采购总监。"

 "听说您在建零碳工厂?"

 孟远笑了,鱼儿开始上钩了。

 "是的,不过产能有限……"

 对方急了,"价格好商量,我们愿意支付溢价!"

 溢价?这个词真美妙。

 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定价,这就是战略的力量。

 窗外,夕阳西下。

 但对远新来说,太阳才刚刚升起。

 经过小半年的努力,德国零碳电池工厂正式投产,银色的厂房如同一艘未来战舰,矗立在巴伐利亚的土地上。

 开幕当天,德国经济部长亲临现场,欧盟环境委员会的玛丽亚,更是将“欧盟碳中和政策官方示范项目”的牌匾,亲手交到孟远手中。

 欧洲媒体的闪光灯几乎要晃瞎人眼。

 《法兰克福汇报》头版标题:《来自中国的绿色巨人,正在重新定义欧洲制造》。

 远新工厂生产的“零碳电池”,不仅被众特疯抢,甚至连很多豪车厂商都派来了高级代表团,希望能分一杯羹。

 一时间,远新成了欧洲新能源市场的“金字招牌”,风头无两。

 办公室里,小刘兴奋地汇报着最新的订单数据。

 “孟总,我们现在是欧洲所有车企的座上宾!他们为了抢产能,甚至愿意签排他协议!”

 孟远看着窗外井然有序的厂区,神色却很平静。

 他知道,树大招风。

 在生产端用“零碳”概念彻底击溃了对手,那些人不可能会善罢甘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