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末从军行随笔道人

第586章 李,张翻脸(第3页)




    张全义和李罕之都是武夫出身,但是治理地方却是两个极端,李罕之贪暴蛮横,吃人成性,当然,这也和军中乏食有关。



    所以,在李罕之北上昭义之前,便时常向张全义求取军粮及钱帛,张全义起初都慷慨提供,次数多了,张全义也无法如数提供。



    而这一次,李罕之更是狮子大开口,索要的数目惊人,钱二十万贯,粮米五十万石,另有弓,矢,刀,枪,甲,盾等一系列的军用物资。



    这样的举动,在外人看来,或许难以理解,但在李罕之的角度上,这却是正常的事,其一,二人是歃血为盟的兄弟,其二,论地位,二人在诸葛爽时期,李罕之就是张全义的上级。



    虽然现在大家都当朱温是老大,但是李罕之的内心中,却仍然带着将张全义视为小弟的想法。



    只是这一次,李罕之要失望了,面对李罕之的索求,张全义给的钱粮兵甲并不足数,大致上只有一半的数目。



    这个举动,可把李罕之给气坏了,其怒气冲冲而言道:“张全义竖子,昔日,吾为上将,汝为裨校,今日看某兵败昭义,便敢阳奉阴违,视吾如无物,敢违吾命,慢吾威耶?”



    李罕之大怒之下,将洛阳的运粮官,就地杖责,直打的血肉模样,方才气消。



    随后,李罕之让这个无辜挨打的运粮官回返洛阳,告诉张全义,让他尽快凑足军需,他要重整军备,再攻昭义。



    而当消息传至洛阳时,张全义手下将士都愤愤不平,极为恼怒,纷纷劝说张全义,言:“欲壑难填,昨日索粮,明日索钱,洛阳百废待兴,又岂有余钱赠之。”



    张全义内心也对李罕之极为不满,对于李罕之再度索粮的要求,他已决定,拒绝李罕之,如今的李罕之,丧败失军,却仍狂妄自大,他张全义也不是什么软柿子,可以随意拿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