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有各的念想(第3页)
晓冉被他们说得有点不好意思,低头整理着医药箱:“你们别取笑我了,都是同学,互相照应是应该的。”她偷偷抬眼瞥了梁平一眼,见他正看着自己,赶紧又低下头,耳根却悄悄红了。
梁平拿起那瓶药酒,拧开盖子闻了闻,一股醇厚的药香飘出来:“老大,过来,我给你揉揉。”
老大凑过去,故意大声说:“还是梁平有福气,沾光沾得这么明显。”
晓冉没接话,只是把一板新的创可贴塞进梁平手里:“这个你拿着,万一还有小伤口能用上。”说完,她背起医药箱,“我先回去了,我爸还等着我给他送文件呢。晚上记得来我家看刻本啊。”
看着她跑远的背影,老四突然冒出一句:“我觉得……晓冉姐对梁平是真上心。”
老大斜了梁平一眼,嘴角却扬着笑:“上心才好。咱们梁平平时闷葫芦一个,就该有个人这么疼他。”
梁平握着那板创可贴,指尖传来包装纸的凉意,心里却暖烘烘的。晨光越来越亮,把梧桐叶上的露水照得像碎钻,他忽然觉得,昨天巷子里的疼,今天都变成了带点甜的滋味。
老大这话一出口,宿舍里顿时静了。老四正往嘴里塞包子,嚼到一半停住了;老二手里的篮球“咚”地掉在地上,滚到梁平脚边。
梁平刚把晓冉给的药膏收进抽屉,闻言愣了愣,低头看着桌上那本刚用牛皮纸包好封面的《焦氏易林》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。
“不是破书。”他声音很轻,却带着点执拗,“是影印本,有些是清代的刻本,市面上少见。”
“少见能当饭吃?”老大走过来,一把夺过那本书,掂量了掂量,“就这纸片子,花掉你快三千?你五个姐姐省吃俭用给你寄钱,是让你在这儿当书呆子的?”
他把书往桌上一放,语气里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急:“上个月你姐打电话来,问你钱够不够,你说够够够,转头就把钱扔给那些收破烂的——我跟你去那旧货市场看过,那老头蹲在垃圾堆旁边翻书,你跟他讨价还价时眼睛都亮了,我当时就想骂你傻!”
老二捡回篮球,接口道:“就是啊梁平。上次我们去撸串,你说你减肥不去,结果第二天我看见你从旧货市场拎回一摞线装书,饿得啃干面包——那面包都硬得能硌掉牙,你图啥?”
老四也小声说:“哥,你五个姐姐对你多好啊。上次二姐来学校看你,给你带了一箱子吃的,临走前偷偷塞给我两百块,让我盯着你多吃点肉。你倒好,把钱全砸在书上,姐要是知道了,得多心疼。”
梁平没说话,只是把那本书重新抱在怀里。书纸有点糙,带着陈年的油墨味,那是他跑了三趟旧货市场,跟老头软磨硬泡才砍下来的价。他想起三姐说的“平啊,别学你哥,早早辍学打工,你安心读书,姐们儿供你”,鼻子忽然有点酸。
“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。”他抬起头,眼睛里带着点迷茫,又透着点坚定,“可我看见那些书,就像……就像饿肚子的人看见馒头。”
他翻开一页,指着上面的批注:“你看这字,是民国时候的人写的,说不定当年捧着这本书的人,也跟我们一样在宿舍里熬夜。这些字能传下来,多不容易。”
老大被他说得没脾气,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你爱读书,可也不能这么亏待自己啊。下次再买那些‘馒头’,留两百块请我们喝瓶啤酒总行吧?就当……就当替你姐们儿监督你,别真把自己熬成个书架子。”
梁平看着老大别扭的样子,忽然笑了:“行。下次再淘着好书,我请你们喝冰镇的。”
老二立刻接话:“还得加两串腰子!”
“加!”梁平拍了拍怀里的书,“都加。”
窗外的阳光正好,照在书页上,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仿佛活了过来。老大看着他眼里的光,忽然觉得,或许这书里真有什么宝贝,能让一个人甘愿啃干面包也要捧着——就像有人爱打球,有人爱打游戏,,谁说得清值不值呢?
他踢了踢梁平的凳子:“赶紧把药膏涂了,一会儿上课迟到了。对了,晚上去晓冉家,别捧着你的破书发呆,人家姑娘对你有意思,你得机灵点。”
梁平的脸“腾”地红了,把书往抽屉里塞时,手指都有点抖。宿舍里响起一片笑声,晨光里,连空气都带着点热热闹闹的暖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