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与子偕行”的默契(第3页)
“三心合一……”林薇喃喃念着,眼里闪过一丝明悟,“姜爷爷说的‘三骗归家’,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?”
话音刚落,光罩猛地收缩,金光瞬间变得无比炽烈,像有团温暖的火焰裹住了他们。梁平感觉一股暖流从脚底涌上来,顺着血脉流遍全身,怀里的林薇和晓冉也轻轻颤了颤,却没有躲开,反而紧紧抓住了他的手。
光越来越亮,几乎让人睁不开眼。梁平下意识将两个姑娘搂得更紧,鼻尖萦绕着她们的气息,耳边是三人同步的心跳声,忽然觉得无比踏实。
不知过了多久,光芒渐渐散去,龟甲轻轻落回床头柜上,那两串小玩意也掉了下来,只是表面的光泽比之前更温润了些,像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。
三人愣在原地,好半天才缓过神。
晓冉最先反应过来,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,又看了看林薇:“你……你有没有觉得身上暖暖的?”
林薇点头,眼里闪着惊奇:“嗯,像被太阳晒过似的。”
梁平也动了动手指,刚才那股暖流仿佛还在血脉里流动,浑身都透着股说不出的舒坦。他看向床头柜上的龟甲,此刻已经恢复了原样,却好像比以前更有灵气了些。
“刚才那道金光……”梁平深吸一口气,看向两个姑娘,“姜爷爷没骗我们,这龟甲里,真的藏着秘密。”
晓冉忽然笑了,伸手拿起那串桃核兔子,放在阳光下看了看:“管它什么秘密呢,反正刚才那光罩没伤着我们,还挺暖和的。”她凑近梁平,眼里的狡黠又冒了出来,“不过话说回来,刚才光那么亮,我们好像把你看得更清楚了……梁平哥,你这身材,真没白练啊。”
林薇也红着脸点头,指尖轻轻划过他的胳膊:“是挺好看的。”
梁平被她们说得又开始脸红,却没再躲,反而伸手把她们揽进怀里,下巴抵在她们发顶,声音低沉而温柔:“以后想看,随时给你们看。”
晨光透过窗户,落在三人交缠的身影上,床头柜上的龟甲静静躺着,仿佛也在微笑。有些秘密解开了,有些情意定了根,这个早晨,注定是新的开始。
晨光漫过窗棂,晓冉将那串桃核兔子轻轻拢在掌心,指尖触到温润的光痕,抬眼时眸光流转:“《诗经》有云‘宜言饮酒,与子偕老’,纵是心急探望,也不差这片刻光阴。”
林薇捻着竹片月亮,轻声接道:“《礼记》言‘礼始于谨夫妇’,昨夜之光似有天意,倒让人心头那点惶惑,都化作了‘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’的踏实。”
梁平听着她们引经据典,耳根微红,却也明白话中深意。方才金光过处,仿佛有古意流淌,龟甲纹路里藏的“三心合一”,恰似《周易》所言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”,此刻再看眼前人,便多了层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行”的笃定。
晓冉忽然靠近,鬓边发丝拂过他腕间,声音轻如落梅:“《楚辞》有‘满堂兮美人,忽独与余兮目成’,你说梦里事,倒不如问问这晨光——它照见的,是‘寤寐思服’的辗转,还是‘琴瑟在御’的温存?”
林薇亦仰头,眸光清澈如泉:“《毛诗序》说‘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’,金光若为证,便如‘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’,何须再辨梦与醒?”
梁平喉头微动,想起昨夜肌肤相触的温热,恰似《诗经》里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的细腻,此刻被两人目光围住,竟生出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的牵念。他伸手,将两人指尖与自己掌心的龟甲纹路对齐,三指相扣时,仿佛有微光再闪。
“《中庸》言‘致中和,天地位焉’,”他低声道,“既蒙天意垂怜,便该守‘温良恭俭让’之礼,待探过二姐,再论‘岁月静好’。”
晓冉轻笑,指尖在他手背上轻轻一点:“《论语》有‘欲速则不达’,可‘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’,古人也懂情难自禁呢。”
林薇红着脸轻咳,却将掌心贴得更紧:“《孝经》云‘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’,先去尽孝,再论私情,方是正理。”
三人相视而笑,晨光里的气息,既有“君子之道,造端乎夫妇”的庄重,又藏着“辗转反侧”的缠绵。金光余韵似在血脉里流转,恰如《诗经》所言“南风之熏兮,可以解吾民之愠兮”,将那点焦灼化作了“执子之手”的笃定,缓步出门时,步履间竟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