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住人间烟火(第2页)
卯时·迎亲——八抬大轿,十里红妆
天刚蒙蒙亮,村口就传来了唢呐声,清亮得能穿透晨雾。陈默穿着石青色的喜褂,胸前绣着金线鸳鸯,骑在披红挂绿的白马上,身后跟着八抬大轿——轿身是老陈头特意请木匠翻新的,雕着“麒麟送子”,轿帘用的是李若溪嫁妆里的云锦,阳光一照,金线流转,像落了满地星辰。
八抬大轿,寓意“八面威风”,既是给足李家姑娘的体面,也是告诉那些暗处的眼睛:陈家娶亲,光明正大,谁也别想动歪心思。李哲牵着缰绳走在最前面,他特意换上了新做的藏蓝长衫,腰间别着把爹给的短刀——这是“兄长护嫁”,按规矩,娘家兄长要亲自送妹妹上轿,刀是用来“斩煞”的,护着新娘子一路平安。
李若溪坐在闺房里,听着楼下哥哥喊“吉时到”,指尖在红嫁衣的盘扣上顿了顿。嫁衣是苏州绣娘绣了三个月的,袖口藏着“并蒂莲”,裙摆缀着“缠枝纹”,针脚里都藏着话:莲是“连”,枝是“缠”,这辈子,再也分不开了。李大山隔着门喊:“若溪,记住了,上轿时脚不能沾地,得让默默背你——这叫‘脚不沾尘’,将来日子才干净,不受那些腌臜事缠磨!”
陈默果然推门进来,背挺得笔直。李若溪伏在他背上时,能听见他心跳得像打鼓,却稳当得很,一步没晃。她悄悄拽了拽他的衣角:“你昨天说的‘特例’,还算数不?”陈默喉结动了动,声音闷在胸腔里:“算,等拜完堂,就带你去看木匣。”
辰时·进门——跨火盆,过马鞍
花轿到了祖宅门口,却不能直接进。门槛前摆着个铜火盆,里面烧着柏枝和艾草,烟气袅袅的,带着清苦的香。这是“跨火盆”,柏枝辟邪,艾草去晦——李大山特意嘱咐的,当年在黑风洞,就是靠一把火逼退了抢匣的匪贼,如今用这火盆,是告诉那些藏着的眼睛:李家姑娘嫁进来,自带“火气”,镇得住场子。
李若溪被陈默扶着跨过火盆时,裙摆不小心扫到火星,陈默伸手就去挡,指尖被烫了下也没吭声。旁边的老陈头媳妇看得笑:“这才叫‘夫妻一体’,烫着他,护着你,错不了。”
火盆后是个红绸裹着的马鞍,鞍上摆着个苹果。“过马鞍”,取“平安”的谐音,可李大山私下跟老陈头说:“这鞍子是当年黑风洞守匣时用的马鞍改的,沾过咱爹的血,比啥都能护着孩子。”李若溪踩着鞍子过去时,苹果滚到脚边,陈默弯腰捡起来塞给她:“咬一口,‘平安如意’。”她咬下去,脆甜的汁水流进喉咙,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——原来被人护着,是这种滋味。
巳时·拜堂——三拜九叩,天地为证
正厅里,供桌摆着两家祖辈的牌位,牌位前的香炉里插着三炷香,烟笔直地往上飘,像在给天上的人报信。李大山和老陈头坐在供桌两侧的太师椅上,李大山穿着新做的藏青马褂,却忍不住搓手——他这辈子扛过斧头、守过木匣,从没这么紧张过。
“一拜天地!”司仪的嗓子洪亮得很。陈默和李若溪对着门外的晨光鞠躬,红毡子在他们脚下轻轻陷下去。这一拜,是谢天地护佑,让黑风洞的血契没成绝路,反倒成了姻缘线。
“二拜高堂!”两人转身对着太师椅磕头。李大山突然红了眼,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,往李若溪手里塞:“这是你娘当年的银镯子,她走得早,说……说要亲手给你戴上。”老陈头也颤巍巍地拿出个紫檀木盒,递给陈默:“这是守匣的钥匙,从今天起,归你俩管了。”
“夫妻对拜!”司仪喊第三声时,陈默抬头看了李若溪一眼。她的红盖头垂在眼前,只能看见一点下巴的弧度,却像能透过盖头看见她眼里的光。两人弯腰时,红毡子上的金线蹭在一起,像两条缠绕的鱼。这一拜,拜的不只是夫妻名分,更是往后要一起扛的风雨——那些惦记木匣的人,那些藏在暗处的刀光,从此要两个人一起挡了。
午时·掀盖头——秤杆挑红,称心如意
新房里,陈默拿着根红绸缠的秤杆,站在李若溪面前。按规矩,掀盖头得用秤杆,取“秤心如意”的意思。可这秤杆不是普通的秤,是当年李大山在黑风洞用来称矿石的,秤星上还沾着点暗红的锈——李大山说:“用这秤挑盖头,才能称出日子的斤两,知道啥该重,啥该轻。”
秤杆轻轻挑起红盖头,李若溪的脸露出来时,陈默的呼吸顿了顿。她没化浓妆,只在眉心点了点胭脂,像朵刚开的红梅。“好看吗?”她小声问,指尖绞着衣角。陈默把秤杆放下,伸手替她理了理鬓发:“比我梦见的好看。”
旁边的喜娘们笑着起哄,李哲端着两碗糖水进来:“喝交杯酒啦!”碗是粗陶的,却特意烧了“卍”字纹,里面的糖水是用红枣、桂圆、莲子煮的——“早生贵子”是老辈的盼头,可李哲偷偷加了勺蜂蜜,他知道妹妹不爱太甜,这是独属于哥哥的细心。
未时·敬茶——一杯清茶,千斤嘱托
院子里的流水席开了八十桌,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了,连山下张大夫都拄着拐杖赶来,手里还拎着包安胎药,塞给老陈头的媳妇:“备着,备着。”
陈默和李若溪挨桌敬茶,到了李大山面前,李若溪刚要跪,就被他拉住:“对着我,不用跪。”他接过茶,却没喝,盯着陈默:“我就问你一句,将来若溪受了委屈,你咋办?”陈默把李若溪往身后护了护:“我给她撑腰,要是我没本事,还有李哲哥,还有咱两家的人。”李大山“哼”了一声,把茶喝了,却偷偷抹了把眼睛。
到老陈头面前,他接过茶,慢悠悠地说:“木匣在西厢房地窖,钥匙你们收着。但记住,守匣不是守个死物,是守着咱两家的根。将来有了娃,得告诉他们,当年在黑风洞,不是为了钱,是为了‘信’字。”陈默点头时,李若溪悄悄捏了捏他的手——她懂,这茶里泡的不是茶叶,是两代人的嘱托。
酉时·闹洞房——嬉笑怒骂,烟火人间
太阳快落山时,年轻人涌进新房闹洞房。有人让陈默背李若溪绕床三圈,说“圈住福气”;有人往他们手里塞花生,要“落地生根”;李哲最“坏”,拿出个红布包,里面是两颗绑在一起的栗子:“咬开!得一起咬,不然不算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