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皇孙: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海上浮森
第634章 谁主张谁负责,天经地义
杨缜感觉脚很疼。
他的文章上,可没写改稻为桑,是改沈家这种地方豪强的稻,替朝廷多增赋税。
“陛下,微臣……”
“咱知道这件事很难办,咱以为杨爱卿你到年底,改它三五万亩,就超出咱的预料了,没想到你这个年轻人这么有拼劲,一上来就说十万亩,君无戏言,难道杨爱卿刚才是在哄骗咱,好让咱给你加官晋爵,实际上,你根本担不起这六品通判的官位?”
杨缜有苦难言。
别说六品通判了,就算是松江知府想改沈家的稻田,也得问问沈家豢养的那些名义上为佃户,实际上为打手的恶霸同不同意!
君无戏言,欺君那是灭九族的。
杨缜想到胡党里的赵庸,因与陛下顶嘴,被灭了十族,他不仅感觉脚很疼,脖颈也隐隐作痛。
“杨通判一定是有所顾虑。”
朱标的话,顿时让杨缜感觉天都亮了。
他对着朱标投去感激的目光,轻轻点头,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,将沈家的强势,和盘托出。
“陛下,沈家不光在江浙坐拥数十万亩的田地,族里还有在江南织造司当差的,沈家产丝绸交的税,可是江浙一带的重要税收,不能用强啊!”
生怕陛下不想着变通,强摁牛喝水,杨缜不忘记向太子声援。
“太子殿下应该知道微臣说的,都是真的,不敢对陛下有任何隐瞒。”
“父皇,杨通判所言不虚,那沈家靠着战乱天灾兼并土地,又资助不少寒门读书,在松江府的地方势力,可见一斑。”
话还是那么个话。
可杨缜怎么感觉太子殿下,不像是让沈家改稻为桑,倒像是想给沈家改换门庭呢?
不不。
这一定是他的错觉!
“咱也知道此事不易,所以杨爱卿你放心,咱会让当地的官员配合你的,而你,只需要将你文章所写的家国大义,还有改稻为桑后,每年能够多赚多少两银子,一五一十地告知给沈家,相信凭借杨爱卿的才学,一定能马到成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