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皇孙: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海上浮森
第634章 谁主张谁负责,天经地义(第3页)
“父皇,假如沈家真的利用豢养的打手闹事,再煽动不知情的农民,说不定会引发民乱。”
有些既得利益者,根本不怕天下大乱。
因为他们靠的就是在动荡的乱世,律法不严明时,对弱者暗中下毒手。
“标儿你的担心不无道理,咱打算给汤和去封信,让他在松江府那边统计一下年限久的老兵伤兵,给这些人分发田地,先稳住民心,到时候松江沈家不顾死活乱起来,靠着当地的府兵与卫兵,也够用了。”
官府不办事,怕得罪人没关系。
朱元璋手里的兵马可不是吃素的。
军令既出,谁敢不从?
朱标深以为然,同时忍不住赞叹:“父皇好筹谋,这下只等杨缜搅浑了水,瓮中捉鳖了。”
“你没跟沈家人打过交道,不论是松江沈家,还是江南沈家本家,这群奸商十分的狡猾,断尾求生蛰伏数年甚至十年百年,再找机会连本带利讨回好处的事,只要伤不到他们的骨头,他们也会做。”
朱元璋倒是想让松江沈家,利欲熏心遮住眼,一步错步步错。
可世间事,不是靠想象就能成功的。
杨缜说沈家在江浙兼并的土地,只有数十万亩,实际上近百万亩!
江浙粮价如何,都把持在这些人的手里!
像胡党李家他们借权势侵占的,也只是这些大地主手里的零头而已。
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占了这么多还想借朝廷之手,侵吞百姓的耕地,标儿,这大明可是咱们的大明,这百姓可是咱们的百姓,松江沈家这一支,你觉得,怎样能让它被当成尾巴断掉,还能平平稳稳地把事情做好。”
松江府靠海,要是闹起民乱来,哪怕只有小股流寇,也会影响海上船只来往。
这么大的事,光靠杨缜这个小奸臣可不行。
杨缜是绝对不可能用官威压沈家,更压不住。
朱标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。
“父皇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