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四章 夜谈(第3页)

 

“到此为止吧,明日记得给宫里多送一些辣椒过去。”

 

嘉靖有些意犹未尽的看了看狼藉的桌面,此时已经完全凉了下来的铜火锅。

 

随即站起身,而后在黄锦等人侍奉下穿上了大氅、戴上了帽子后便率先往外走去。

 

走到程兰掀开的门帘前,嘉靖突然停步转身,看了看黄锦几人,道:“徐孝先出来,其余人先留在房间。”

 

徐孝先愣了下,急忙跟着走了出去。

 

程兰放下门帘,转身走进餐厅,身后响起嘉靖的声音:“把门带上。”

 

于是走进餐厅的程兰,急忙又把门关上。

 

院子里寒意逼人,昏暗阴沉。

 

只有厨房与餐厅的烛光,隐隐给清冷的庭院增添了一抹安静的亮光。

 

披着大氅踱步至影壁后的柿子树下站定,徐孝先恭敬的跟在身后。

 

见嘉靖转身望向他时,瞬间站定。

 

“跟朕说实话,重开市舶司一事儿,你有几分把握?每年能给朕带来多少银子?”

 

嘉靖肃穆问道。

 

“回皇上,若臣来负责此事,臣力争明年这个时候,能给皇上您送来千万两银子。”

 

“喝多了?”

 

嘉靖皱眉。

 

徐孝先有些无语,但还得认真道:“皇上若是认为眼下立刻重开市舶司不妥,臣以为不妨照搬内府在京师开设的六家皇铺。

 

不妨就由北镇抚司暗地里经办,若是明年这个时候,臣做到了,皇上再考虑重开市舶司……。”

 

“那你若是没办到呢?”

 

嘉靖问道。

 

“臣任由皇上处置,绝无怨言。”

 

徐孝先坚定的说道。

 

也许在今夜跟嘉靖喝酒、吃火锅之前,徐孝先还有些纳闷自己为何放弃了小富即安的野望。

 

而多了竞逐朝堂的野心。

 

之前一直以为是因为严嵩给他的压力,让他不得不培植自己的势力,为往后与严嵩对抗做准备。

 

但今日跟嘉靖谈及市舶司以及倭寇时,徐孝先才反应过来。

 

原来对抗严嵩只是自己给自己的野心找的合理的借口罢了,真正让他产生改变的原因,还是倭寇在大明禽兽不如的残暴!

 

刨开孕妇的肚子一探婴儿性别,用开水浇烫婴儿听啼哭声,这并非是几百年后的侏儒对华夏的累累罪行。

 

而是真真实实的发生在了大明朝的嘉靖时代。

 

这对于徐孝先而言的触动,显然才是最为重要的。

 

初到杭州当街杀倭寇,随即第二日援手陈亭之。

 

与其说是援手,倒不如说是……某些刻在骨子里的血性让他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!

 

紧随其后每天都有倭寇因内讧也好、生病也好而死去。

 

徐孝先则没有丝毫的负罪感。

 

于他而言,就像是在利用手中的权利在替天行道。

 

“这件事情北镇抚司可暗地里进行,也不用你所说的千万两,明年这个时候你能给朕赚到五百万两,朕就算是烧高香了。”

 

嘉靖随即低头想了想,道:“朕准你暗地里进行此事,目的并非是为了钱,而是为了浙江、福建沿海一带的安稳。

 

倭寇不除,边境难安,大道理朕自然懂。

 

但相比起倭寇来,草原的鞑靼人才是朕的心腹大患。

 

过了元日,鞑靼人是不会安分的,朕可不希望再发生一次今年这般袭扰京城这样的事件。”

 

“是,臣明白。”

 

徐孝先急忙说道。

 

“凡事切记莫要急功近利,若不然就算是朕愿意护着你,但朝臣不一定就会放过你。杭州行圆满顺利,但那些送到朕面前的弹劾,不管真假,也算是给你一个教训了。”

 

嘉靖看着徐孝先认真道:“包括朕贬你为百户。”

 

徐孝先不会蠢的去问嘉靖是谁弹劾了他。

 

毕竟,问出了口也就意味着在嘉靖眼里,自己渐渐趋于平庸跟无能。

 

掌握着北镇抚司,又有皇上撑腰,嘉靖敲打自己可以放在心上,但若是连那些弹劾都要往心里去。

 

那么嘉靖也就会怀疑自己的忠心跟能力了。

 

也就是所谓的瞻前顾后。

 

徐孝先与程兰恭送嘉靖上了马车,跟黄锦等人笑呵呵的打着招呼。

 

漆黑的夜色下,几盏灯笼照亮着道路,马车渐行渐远。

 

徐孝先跟程兰长舒一口气,直到马车拐过弯后才转身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