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斗平川

第三十三章 苦干

 第三十三章 苦干 

 吭愣—— 

 土层中,一道金石相击的声响,尤为清晰。 

 我心中突然生出一种强烈的预感:不是普通的石头! 

 我立即胡乱铲了两下,一块方方正正、脸盆大小的青石条,便出现在头灯的辉映之下。 

 有字! 

 而且很多,都是右起书写。 

 如“炳朱總佰日肆拾月捌”、“灵靈照馬營州定”、“燁鄭余軍日貳廿月捌”…… 

 这些字迹并非刻字,而是直接用墨水书写的,内容基本都是日期加身份信息。 

 一看见这玩意,我手都哆嗦了。 

 因为前些天,我刚好看过《风雪定陵》,类似的物件,发掘定陵的时候也出现过。 

 所以这是什么? 

 这就相当于当年修建陵墓时的考勤签到表! 

 考勤表值钱么? 

 不值钱。 

 但它的出现,足以证明“敕建陵墓”这一说法是真的,因为上面杂七杂八的“百总”、“军余”、“定州营”这些名词,说的都是军职军营,因为当时修墓的主力,是直接从班军之中抽调的! 

 冯爷看后,也是激动的一拍大腿,说辞跟我理解的差不多。 

 长海叔兴奋道:“继续往前打么?” 

 冯爷考虑了片刻,说先打探针,取土查看土样,同时他叫我通知周伶,说工程量可能会很大,最好直接打“根据地”! 

 盗墓行里,根据地属于大墓标配,因为短时间内完不了工,需要将地表做好伪装,以防被人发现。 

 山上的根据地相对好做,盗洞掩盖好,白天再找两个人在四周看着就行了。 

 换成村庄或城镇,一个完美的根据地少说要准备几个月,比如开小卖部、建大棚、开沙场、挖鱼塘、开饭店甚至建酒店也是有的(最后这一项真不是吹牛逼,而且还不是个例,但具体是哪,我不敢说)。 

 当时我们是这么干的。 

 由于洼地都是荆棘,我们就找了块对应口径的三合板,上面盖好浮土,然后再插上一些枯枝,这样盖在洞口,只要不走到两米以内,根本发现不了。 

 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。 

 散土! 

 这他妈都怪小平头,他为了秀操作,把盗洞直径拓宽到比洗衣盆还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