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

第65章 变起(第2页)

 杭州将军府大堂,刘玄初拿着“诏令”宣读,王和垚单膝跪地,仔细聆听。 

 “末将多谢周王厚爱!愿为周王效力,鞍前马后,尽心竭力,以报周王厚恩!” 

 吴三桂起兵反清,天下群雄都以吴三桂马首是瞻,王和垚自然也不例外。 

 怎么应付福建耿精忠与台湾郑锦二者的纠缠,一直是他担心的事情。吴三桂的“诏书”,来的正是时候。 

 从现在开始,他就是浙江总督,治下浙江全省,坐镇杭州,伊然一方诸侯。 

 有了这个身份,他就可以无所顾忌,大展拳脚了。 

 刘玄初读完吴三桂的“诏书”,笑容满面,下来扶起了王和垚,把“诏书”交到了他的手里。 

 “将军少年英雄,他日定然前程万里。恭喜,恭喜啊!” 

 “多谢周王厚爱,多谢尊使!末将一定不负周王所托,鞠躬尽瘁,蹈死不顾!” 

 王和垚说完,这才直起身来,和刘玄初分开坐下。 

 “将军用兵如神,在浙江大破清虏精锐,立下大功,非常人可及。” 

 刘玄初说完,看向对面的屈大均,笑道:“翁山,自你离开后,愚兄日日思念。此次来浙江,本打算见过将军以后,再去登门寻觅。想不到你为将军幕僚。翁山古道热肠,还是放不下天下苍生啊!” 

 “孔延龄首鼠两端,容易反复,其麾下将领多为趋利避义之辈。翁山才疏学浅,恐误了王爷天下大事,不得已离开,惭愧,惭愧。” 

 屈大均客气道。 

 吴三桂起事,二人都在其军中效力,屈大均虽然名气大些,但刘玄初在吴三桂起事时便跟随,官职上要高出许多。 

 至于为什么归隐之后,又来王和垚军中,屈大均没有言明,刘玄初也不会追问。 

 “王将军在浙江大破清军,挽东南半壁之颓势。周王闻之欣喜异常,麾下将士人人振奋。如今有翁山先生襄助,东南可以放心了。” 

 果然,刘玄初笑着说道,神态轻松。 

 “刘先生谬赞,在下不过是侥幸,全凭三军将士用命。比起周王纵横天下、气吞万里之势,在下不过是井底之蛙,不值一提。” 

 王和垚嘴里谦虚道。 

 历史上都说,只要吴三桂晚死几年,局面便大不相同。但以当时天下只有吴三桂在荆湖江西独立支撑的态势,恐怕翻盘不容乐观。 

 “客套话就不多说,咱们言归正传。” 

 刘玄初微微一笑,回归正题。 

 “在下奉周王之命东来,除了将军的封任,也是传周王的军令与将军。想来将军也清楚,我军如今与清军在江西湖广绞杀,寸土必争。为缓解我军困境,还需将军挥兵以为奥援,以便早日击溃清军主力。不知将军意下如何?” 

 刘玄初端起茶杯,仔细打量着这位年轻的新任浙江总督。 

 年方弱冠,但言谈举止,接人待物,无不显示其成熟冷静的一面,里面少了许多油滑,多了许多真诚。 

 “敢问玄初兄,王爷之意如何?” 

 屈大均与王和垚目光一对,屈大均开口道。 

 “将军、翁山,满清不断向荆湖增兵,江西为荆湖侧翼,不能有失。王爷之意,让将军挥兵西进,增援江西,尽快破了江西的清军。” 

 刘玄初饮茶,慢悠悠道,查看王和垚的反应。 

 这一次,王和垚似乎没有注意屈大均提醒的眼神。 

 “尊使,以下官之意,莫若江西与浙江合兵一处,挥师江南,破了南京城,断了满清的江南漕运。没了江南的赋税钱粮,满清拿什么打仗?想再要江山永固,无异于痴人说梦。” 

 王和垚实言相告。 

 江苏,浙江富庶天下闻名,有“赋税甲天下”之称。两省都是满清朝廷经济重心,也是钱粮赋税的重地。打仗打的本就是钱粮,南京作为江苏首府,江南首府,当然是王和垚梦想着要攻下的重镇。 

 之所以对刘玄初掏心掏肺,乃是因为此人在历史上有些名声,应该值得结交。 

 “满清大军云集荆湖,想要抽身,恐怕不易。湖广战事胶着,还需将军牵扯江西的清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