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渣的逆袭浮沉的命运

第65章 变起(第3页)

 刘玄初笑道:“王爷为江西战事心急如焚,敢问将军何时能出兵?” 

 “尊使,我军兵马太少,只有五六千。如今各府正在练兵,等练兵完毕,下官便会率部出征。” 

 “练兵完毕?” 

 刘玄初摇头道:“将军麾下兵强马壮,练兵太耗费时日,周王恐难以接受。” 

 练兵至少一两年之久,也许到了那时,战局恶化,清军已在战场上取得优势。 

 “玄初兄,欲速则不达。如今正是夏收,农事为先,也得等百姓收了庄稼,等到秋凉,才能向江西用兵吧。” 

 屈大均插话进来。 

 酷热难挡,行路都会中暑,何况攻城拔寨,双方此时都不会用兵,不用太过着急。 

 “翁山所言有理。” 

 刘玄初点点头:“将军,你练兵要多少时日?” 

 “四到五个月,就可以上战场了。以老带新,循环往复,如此士卒训练有素,战力也越来越强。” 

 看到屈大均提醒的眼神,王和垚不自觉把练兵的时长,延长了一月。 

 “四到五个月?那岂不是要到年底?” 

 刘玄初连连摇头:“如此一来,在下无法向周王交代。周王御将严苛,在下是担心周王动怒,反而对将军不利。” 

 王和垚与屈大均目光一对,思量片刻:“先生,仓促出兵,不是妥善之计。以先生之见,下官又该如何妥善处置此事?” 

 “将军,如今我大军在江西和清军周旋,死伤甚多,高大节病逝,韩大任不堪重任,若是再没有粮草运入,恐怕江西大事不妙。将军可先备三万石粮草,解运至江西吉安。” 

 刘玄初的话,让王和垚暗暗松了口气。 

 江西地形复杂,山地居多,只是运粮入江西,他的压力还不是太大。 

 最好的运粮途径,是经由长江一路西进,到了湖口,然后沿赣江南下,一路直到吉安重镇。 

 “玄初兄,浙江经年战乱,田园荒芜,十室九空,三万石一时难以凑齐。过几日,夏收以后,翁山自会先筹集一万石稻米,送至江西大军。” 

 屈大均稍稍沉吟,做了回复。 

 这些事情,从来都是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。谁也不要把谁的话当真。 

 吴三桂根本不了解浙江的情形,一万石粮食,有几分诚意。 

 “如此也好,周王那里,我自会美言。不过西去江西,增援吉安,此乃周王军令。将军还是要早作打算,未雨绸缪。” 

 刘玄初郑重其事,叮嘱道:“三个月,在下只能给将军三个月的功夫。否则,周王必然动怒,如此一来,对反清大业颇为不利。” 

 王和垚占了浙江粮库杭嘉湖地区,三万石粮草,肯定能拿得出来。不过屈大均与王和垚推辞,他也不点破。 

 “尊使放心,三个月,三个月之后,等秋日练兵完毕,我自会挥师西进,给满清当头一棒。” 

 王和垚郑重回道。 

 开玩笑,不打出去,难道等康熙收拾了吴三桂,掉过头找他? 

 “多谢将军。” 

 刘玄初起身一礼,郑重其事:“王将军,东南战局,事关天下。这些日子,在下会留在军中,等将军一同西进。在下也会向周王书信一封,为将军遮掩斡旋。” 

 王和垚回敬一礼:“多谢先生!” 

 “不,是在下谢谢将军!” 

 刘玄初肃拜道:“将军以一己之力,得保东南周全,护我汉家气运。要是天下人都像将军一片丹心,何愁不能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?在下代天下汉家子弟,谢将军!” 

 王和垚与屈大均肃然,纷纷回了一礼。 

 卫士带着几人进了院子,王和垚一看,其中有郑宁,却没有李若男的身影,人人神色焦急。 

 王和垚心里,猛地一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