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

第92章 李轨凉国政权的没落(第3页)

 然而,以谢统师为首的前隋官员却持反对意见。他们心中始终不服李轨的统治,暗中与胡族勾结,企图颠覆李轨的政权。谢统师冷笑一声,反驳道:“曹仆射此言差矣!饥饿的百姓自然是体弱多病,勇敢强壮的人不会到这种地步。国家的粮食是用来防备不测的,怎么能分散给体弱的人!仆射如果只是为了取悦人心,不考虑国家的利益,就不是忠臣!”

 谢统师是隋朝末年的一位官员,曾在凉州(今甘肃武威)担任虎贲郎将。李轨起义后,他被俘获投降,被任命为太仆卿。尽管被李轨任用,谢统师内心并不忠诚,常常与胡人勾结,排挤李轨的旧臣,成为李轨政权中的不稳定因素。在李轨统治期间,他参与了多次内部纷争。

 李轨在谢统师等人的蛊惑下,逐渐动摇了开仓放粮的决心。他最终采纳了谢统师的意见,决定保留粮仓,不再赈济灾民。这一决定令士人和百姓大失所望,民心尽失。百姓们饥寒交迫,怨声载道,李轨的政权也因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。

 此后,李轨心中充满了矛盾与挣扎。他虽有心拯救百姓,却又被巫师与奸臣的谗言所迷惑,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
 李轨倚在王座上,面色苍白,这些日子他总做噩梦,梦见梁硕的冤魂索命。他想起几日前胡巫说的天机:“只要建好灵坛,就能与天神沟通,永保河西太平。”

 没过几日,谢统师又前来拜见,说道:“梁王,仙道灵台资金不足,需再行拨付。”

 “准了。”李轨疲惫地挥手,"再拨十万贯钱,让胡巫多备些法器。"

 李轨的内心已逐渐被恐惧与迷信所占据,昔日的雄才大略荡然无存。而河右地区的局势,也在他的犹豫不决中愈发恶化,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。

 皇帝李渊凝视着探子刚刚呈上的情报,面色凝重。纸上的字句仿佛浸透了寒意,清晰地揭示出李轨统治下的河右地区混乱而残酷的景象。李渊心中思绪翻涌,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大唐的兴衰荣辱,牵系着无数百姓的生死存亡。是否该趁此机会出兵平定河右?他眉头紧锁,仍在权衡利弊,思索着应对之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