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
第137章 李渊私恩授重权,为"秦王系"的崛起埋伏笔(第3页)
遗憾的是,这一看似周全的安排却埋下了严重的隐患。裴寂虽为李渊心腹,但缺乏实战经验。他虽获重权,却未能善用。在随后的介州之战中,裴寂指挥失当,导致唐军惨败,河东局势进一步恶化。这一挫折不仅暴露了唐廷在用人上的问题,也迫使李渊重新启用李世民,为后来";秦王系";的崛起埋下伏笔。
同时,这一事件还折射出唐初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,笔者总结为“三重矛盾”:李渊过分倚重太原元从,忽视将领才能;在军事危机中仍不忘政治算计;未能及时启用李世民等良将。
《资治通鉴》卷一百八十七“武德二年九月”条中,司马光对裴寂讨伐刘武周一事点评道:“寂本非将帅才,高祖以旧恩用之,故及于败。”南宋吕祖谦在《大事记》中评裴寂:“以私恩授重权,而不察其才,此高祖之失也。”清代王夫之在《读通鉴论》中也有类似观点:“高祖以私昵用寂,而不度其才,此河东之败所由致也。”
这一事件成为唐初政治军事史上的重要转折点,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战局,也深刻影响了唐朝初年的权力格局。它提醒后世统治者,在重大决策中,过分注重政治平衡而忽视实际才能,往往会付出沉重代价。
那么,高祖以私恩授裴寂重权,而不度其才,身兼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此去是吉是凶,我们后面章节再详细讲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