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
第165章 忠良义士李公逸惨遭杀害
武德二年(619年)秋,王世充派遣他的堂弟王世辩率领徐州、亳州的军队攻打雍丘。李公逸派人向唐朝求援,唐高祖李渊因为隔着王世充的势力范围,无法救援。
前文中我们讲过,在武德二年(619年)春,当洛阳城中王世充废皇泰主自立为帝、改元开明之际,镇守雍丘的李公逸正经历着人生最重要的选择。这位出身汴州豪族的将领,早年因抵御瓦岗军有功被王世充擢为刺史,却在目睹郑政权"以术驭下、猜忌滥杀"的统治后渐生离心。是年三月,李公逸趁王世充与唐军对峙洛阳之机,举雍丘、杞州二城归唐,在汴水之滨树起唐旗,犹如在王世充背后插入一柄利刃。
王世充闻讯震怒,到了十月,“困兽犹斗”的王世充派遣其堂弟王世辩率徐、亳精兵三万进剿李公逸。
王世充在洛阳宫中召见堂弟王世辩命令道:"徐州、亳州乃我郑国东境重镇,今李公逸叛据雍丘,如芒在背。卿即刻率两州精兵三万,务必拔除此患!"
王世辩领命而出,七日便点齐徐州、亳州兵马向雍丘进发。徐州(今江苏徐州)位于雍丘东北方向约280公里处,亳州(今安徽亳州)则在雍丘东南约150公里。
郑军"连营四十里,昼夜急攻"两路大军呈钳形攻势向雍丘逼近。
雍丘城(今河南杞县)内,李公逸与部将李善行商议对策。李善行忧心忡忡道:"将军,斥候来报,王世辩大军已过陈留,距我城不足百里。以我雍丘弹丸之地,恐难久持啊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