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

第197章 秦王李世民吕州之战(第3页)

 其次便是寻相部为了躲避唐军追击,当时,唐军士气高涨,紧追不舍。寻相为了避免被唐军包围歼灭,选择退逃至相对安全且有防御能力的吕州。吕州的地形和防御设施可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保护,使其能够暂时摆脱唐军的追击,喘息休整。

 哪知,秦王李世民亲率大军随后便追击而来。

 武德三年四月,秦王李世民在河东柏壁之战中击溃宋金刚主力后,率军展开迅猛追击。其首要目标之一便是收复战略要地吕州(今山西霍州)。吕州地处汾河河谷,控扼南北交通,此时被刘武周部将寻相占据,成为宋金刚溃军北逃的重要据点。

 寻相率残部退守吕州城,利用霍邑故城(西汉霍邑县治)的险要地形布防。城北依霍山,南临汾水,城墙经隋末加固,易守难攻。

 李世民的大军一路疾驰,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。先锋部队很快抵达吕州城下,将这座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。吕州城墙高大坚固,城墙上寻相的士兵们严阵以待,弓弩手拉满了弓,紧张地盯着城下的唐军。

 李世民率轻骑日夜兼程追击,至吕州时兵力约万余,多为精锐骑兵,但因连续作战已显疲态。随军将领包括李世积、秦叔宝、程知节等。

 李世民骑在高头大马上,观察着吕州城的防御情况。他身旁的将领们纷纷请战,程咬金大声说道:“秦王,这吕州城虽险要,但我军士气正盛,定能一举拿下!”

 李世民微微点头,目光坚定地说:“吕州乃战略要地,寻相在此负隅顽抗,我等必须速战速决,不可让其有喘息之机。”

 李世民深知强攻损耗巨大,故命李世积率前锋佯装散乱,在城下叫阵辱骂。寻相见唐军“疲惫”,以为有机可乘,遂开城门率五千步骑出击。

 李世积策马阵前,横槊大喝:“寻相鼠辈!太原已失,宋金刚亡命漠北,尔等困守孤城,何不早降!”

 寻相怒而应战,两军交锋之际,李世民亲率玄甲精骑从侧翼山谷中突然杀出。

 李世民身披黑甲,持弓率先冲锋,玄甲军“如墙而进”,寻相部阵脚大乱。唐军以骑兵分割战场,将敌军逼至汾水河滩。

 混战中,程知节(程咬金)挥斧砍翻敌将,对秦叔宝喊道:“叔宝!擒了寻相,头功归你!”

 秦叔宝应声突阵,所持马槊“折断复易,所向披靡”。

 寻相见势不妙,率亲兵回撤闭城,但唐军轻骑已尾随溃兵冲入城门。混战中,城门守将被秦叔宝刺落马下,唐军趁势夺门。

 城头箭雨如蝗,李世民挽弓连射三名敌卒,厉声喝道:“先登者,赏千金!”士卒蚁附登城,血色浸透霍邑残垣。

 随着战鼓擂起,唐军开始发起总攻。士兵们抬着云梯,冒着箭雨冲向城墙。有的士兵被箭射中,惨叫着倒下,但其他人毫不畏惧,继续攀爬云梯。

 程咬金一马当先,挥舞着大斧,砍向城墙上的守军。他大声吼道:“兄弟们,跟我冲,拿下吕州城!”

 士兵们受到鼓舞,个个奋勇争先。

 然而,寻相早有防备,他在城墙上安排了大量的滚木礌石。当唐军接近城墙时,滚木礌石从城墙上倾泻而下,砸得唐军士兵人仰马翻。一时间,城下惨叫声不断。

 李世民见状,立刻调整战术。他命人制造了简易的盾牌,让士兵们在盾牌的掩护下继续前进。同时,他让弓弩手集中火力,压制城墙上的守军。在唐军强大的攻势下,城墙上的守军渐渐招架不住,退入城内展开巷战。

 至日暮,吕州城内巷战结束。寻相率百余骑从北门溃逃,遗弃辎重、旗帜无数。此战唐军斩首三千级,俘获士卒、粮械甚众。

 寻相已趁乱军逃出吕州城,沿汾河谷地奔介休,欲与宋金刚残部会合。

 吕州之战虽规模不大,却彻底切断了刘武周集团南逃的退路。李世民借此战完成对河东走廊的封锁,迫使宋金刚残部困守介休,为次日的雀鼠谷歼灭战奠定胜局。此役亦彰显李世民“以疲示敌,后发制人”的战术风格,以诈败诱敌脱离坚城,再以精锐骑兵一击决胜。

 吕州之战的硝烟散尽后,李世民立于城头,遥望北疆。汾水呜咽,血色残阳中,他抚剑自语:“河东底定,天下脊背已安。”此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,更标志着李唐政权基本已扫清北方威胁,从此可全力经略中原。

 读者朋友们,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《大唐凌烟志》已震撼连载!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,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。

 在这里,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,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,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,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。

 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,敬请追更!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,分享独到历史观,推演历史谜题,交流阅读感悟,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,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。

 一部《大唐凌烟志》,半卷江山血泪史。明日首更,不见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