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 河套枭雄郭子和归降唐朝(第2页)
朔方寒夜,郭子和的牛皮大帐内牛油火把噼啪作响,二十余名部将围在绘着河套地形的沙盘前,铠甲上的冰碴随着粗重呼吸簌簌掉落。帐外呼啸的北风卷来突厥巡骑的驼铃声,郭子和突然抓起宁朔城模型重重按进黄沙。
"昨日处罗可汗又索要战马千匹。"他指尖划过沙盘上突厥牙帐的金狼旗,"宁朔城血战缴的八百匹,倒要白送出去!"
左首络腮胡将领拍碎兵器架:"当年投突厥是为活命,如今反倒成了牧奴!不如联络唐——"
"噤声!"副将张虔陀突然掀开帐帘,寒风裹着雪粒子扑灭两盏油灯。直到确认突厥监军的马蹄声远去,他才压低嗓子:"李渊上月斩了榆林郭怀义,那可是他族叔!"
角落里老参军忽然咳嗽着指向沙盘:"诸君且看,梁师都退守统万城,唐军已占延州。"他枯指在宁朔与延州间划出一道弧线,"两地相隔不过三百里,烽燧传讯朝发夕至。"
年轻裨将王铣突然抽出横刀插进沙盘:"将军!去年处罗可汗酒醉射杀我部运粮民夫三十人,此仇未报!末将愿带死士护送密使南下!"
郭子和突然掀开铠甲,露出胸前横贯的刀疤:"这处箭创是打薛举时突厥人赏的。"他手指抚过沙盘上延州城头的小唐旗,"李渊赐给归降的杜伏威姓李,赐给罗艺姓李,若我也成了李子和呢?"
此话一出,帐内顿时陷入死寂,老参军颤巍巍捧出龟甲:"昨夜灼卜,得'潜龙在渊'之象。"龟裂纹路在火光中宛如血色江河,"将军本命属水,唐旗尚赤,水火既济......"
忽然帐外传来马匹惊嘶,众人按刀而起。郭子和却大笑掀帘,任由风雪灌入:"听见了?突厥人的战马在哀嚎!"他转身抓起一把黄沙任其流泻,"传令:选二十精骑,分五路南下。密函用阴山桦树皮写,遇截即吞,告诉唐朝朝廷,我要延州城头那面唐字旗!"
次日,郭子和便遣使前往长安请降。当时,突厥处罗可汗已身患疾病,性命堪忧,突厥内部因汗位继承问题暗流涌动(处罗死后颉利、突利争权)。郭子和作为突厥附庸,近距离察觉其权力裂痕“詗得突厥衅隙”。随即便再次向唐朝密报此举,既可向李渊表忠,又能借唐廷施压牵制突厥,减轻自身被报复风险。
郭子和抢占的宁朔城位于河套南缘,毗邻唐朝延州(今延安)。控制此地后,郭子和与唐境仅隔数百里,物资补给、情报传递更为便利。而突厥核心势力远在漠北,难以有效控制河套南部。郭子和部和梁师都均依赖“盐池之利”,夺取宁朔城虽获短期资源,但长期仍需稳定贸易通道,归唐可保障其经济命脉。
武德四年(621年)正月朔日,太极殿的蟠龙藻井下还悬着元正灯彩,郭子和的降表已随八百里加急呈至御案。李渊指尖摩挲着阴山桦树皮上焦黑的吞食痕迹,那是郭子和密使为防突厥截获特制的信笺,残存着三道未咽尽的血指印。
"郭子和愿献云州三城、部曲八千归降。"李渊抖开降表,绢帛撕裂声惊得檐角铜铃乱颤,"诸卿以为,当受否?"
兵部尚书屈突通甲胄未卸便跨步出列,答道:"陛下,云州控突厥南下要冲,郭子和熟知漠南地理。臣请授其左武卫将军,令镇延州以扼梁师都!"鎏金地砖被他战靴踏得铿然作响,惊起梁间栖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