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凌烟志凌云朗月

第243章 河套枭雄郭子和归降唐朝(第3页)

 侍中陈叔达广袖一振,腰间金鱼袋撞上殿柱,接话道:"屈突尚书莫忘刘季真之叛!去岁归降的朔方豪酋刘季真,受封彭城郡公不足三月便复投突厥!"他枯指点向降表中"乞赐李氏"四字,继续言道,"此等胡化边将,安知忠义?"

 尚书右仆射裴寂忽然轻笑道:"陈侍中可曾细看郭子和所列战马数目?"此话一出,引得满殿私语,他清咳两声,继续说,"三千匹突厥骏马,恰够组建一支轻骑。王世充洛阳城外的壕沟,正缺这等快马传讯的游弈军。"

 萧瑀的白须在穿堂风里颤了颤,言道:"老臣夜观太微垣,将星晦暗不明。郭子和生辰属壬水,与陛下丙火天命相冲,若赐国姓恐损气运......"

 他的话音未落,民部尚书窦轨突然冷笑着说道:"萧公的龟甲卜不出梁师都昨夜又掠我灵州盐池!郭部八千人马,够在无定河畔筑起三道烽燧!"

 李渊抬手在御案上拍出闷响,他起身抓起朱笔,蘸墨时溅起的三滴赤红正落在云州舆图上:"当年杨广猜忌边将,逼反了多少豪杰?"

 接着他挥毫在降表批下"赐姓李氏"时,笔锋几乎划破绢帛,"传诏:迁郭子和部于延州故城,授左武卫将军,封郕国公。再赐突厥战马三百匹,不是给他,是让突厥可汗看看,朕连塞外骏马都舍得赏!"

 裴寂接过诏书时,瞥见"李子和"三字的墨迹在灯下泛着铁青。殿外更鼓骤响,惊散漫天阴云,一缕晨光正落在延州城标上,仿佛千艘艨艟已暗伏汉水。

 暗中降唐后,郭子和便开始秘密遣使向唐朝密报突厥内部矛盾及军事机密,不料,没多久他派出的使者却被突厥巡逻骑兵截获,得知郭子和叛降唐朝,病痛中的处罗可汗大怒,立即命人扣押了郭子和的弟弟郭子升为人质,并加派兵力前往郭子和处予以震慑。

 面对突厥的军事威胁与孤立处境,郭子和于武德四年(621年)上表请求唐朝朝廷同意其率部南迁归附唐朝。唐高祖李渊慎重考虑后,下诏准其内附,将其部众安置于延州故城(今陕西延安),正式授其左武卫将军,封郕国公,赐姓李氏(故史书亦作“李子和”)。

 归唐后,郭子和之后参与平定刘黑闼叛乱,并长期驻守延州、云州等边塞要地防御突厥,最终得以善终。其生平反映了隋末北方豪强在突厥与中原政权之间的生存策略,以及唐初收编地方势力以巩固边疆的史实。

 读者朋友们,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《大唐凌烟志》已震撼连载!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,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。

 在这里,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,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,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,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。

 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,敬请追更!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,分享独到历史观,推演历史谜题,交流阅读感悟,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,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。

 一部《大唐凌烟志》,半卷江山血泪史。明日首更,不见不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