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 朱权:四哥,这朱应怎么那么像雄英(第3页)

“如此看来,未来的辽东府,父皇应该还会派遣一位藩王坐镇。”

从朱权的话语中,朱棣敏锐地推断出了这一点。

辽东府地域辽阔,又有十万大军驻守,朱元璋绝不会将其完全交给朱权一人节制。

每一位边境藩王的兵权都是有所限制的。

不会太大。

这也是利于朝廷管束,控制。

“辽东府如此重要,肯定会再派一位藩王。”

朱权点了点头,对此表示认同,话音一转:“只是不知日后会不会有良将在我麾下效力。”

“若朱应能继续留在大宁,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。”

“有他在,我治理大宁便无需担忧异族入侵。”

“他不到二十岁便成为冠军侯,当真是年轻有为,令人钦佩。”

提及朱应,朱权的眼中闪烁着钦佩,他对朱应的能力充满了信心。

当然,也有期待朱应能够在大宁府继续掌军。

“此次北伐之战结束后,他的官位必定会更上一层楼。”

朱棣肯定的说道。

他深知自己的父皇和大哥的行事风格,此番既然给予朱应如此厚重的赏赐,封冠军侯,还昭告天下展现功绩。

待北伐大功告成,朱应的官位晋升自是必然之事。

“的确。”朱权赞同的点了点头,毫无疑问。

此时!

朱权感到一阵疲惫袭来,打了个哈欠,伸了伸懒腰,笑道:“四哥,明日就要攻城了,我今日舟车劳顿,实在是乏了。”

“我先回营帐休息,明日再来看攻城。”

朱权随意地摆了摆手,转身向营帐外走去。他的步伐有些沉重,显然是累极了。

待朱权离去,朱棣望着空荡荡的营帐,缓缓开口,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凝重之色:“你说,朱应有没有可能真的是朱雄英”

话音落。

营帐内一片寂静!

许久之后,才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:“王爷,你着相了。”

“人死不能复生,你想得太多了。”

这声音仿佛从营帐内层传来,带着一种无奈与劝解。

“当初,我第一眼见到他时,也有过类似的感觉,仿佛看到了朱雄英。”

“今日十七弟一提及,我原本压下去的念头又冒了出来。”

“我真的担心,万一这朱应真的与朱雄英有关联,那我……还有机会吗”

朱棣的声音里充满了焦虑与不安,脸色的神情都有着挣扎。

“虽然我也知道这几乎不可能,但我心底总有一种莫名的担忧,挥之不去。”

朱棣的眉头紧皱在一起,仿佛陷入了自己都无法脱离的梦魇之中。

“既然王爷已有此担忧,想必心中已有打算。”

姚广孝的声音再次响起,平静而深沉。

“本王,不想让他回应天。”

朱棣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“不论他是否与朱雄英有关,只要他不能为我所用,就必定是我的大敌。”

“或许,这才是我心底最不安的原因。既然无法掌控他,我便宁愿毁了他。”

朱棣紧紧握住拳头,仿佛要将心中的恐惧与不安一并捏碎。

“如此,贫僧有一策,或可让王爷如愿。”姚广孝缓缓说道,带着几分严肃。

“何策”朱棣迫不及待地问道,充满了期待。

“此番大明北伐之军已至元都卫城,不日必可攻破。”

“元帝必定会向北逃窜。”姚广孝不紧不慢的说道:“此番北伐,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彻底覆灭北元,让其分崩离析,这正是当今皇上心中所想。”

“所以……元帝逃窜之时,郭英定会下令追击。”

姚广孝渐渐变得严肃起来,似乎已经将后续北伐的诸多情形都推断了出来。

朱棣心中一动,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
“朱应麾下的大宁边军,全员皆为骑兵,兵力近四万。”

“若要追击,朱应必定首当其冲。一旦他深入北疆之境,便很难全身而退。”

“北元腹地乃草原大漠之地,极易迷失方向,且是北元部落的主场。”

朱棣接着说道,他眼中杀意更为浓郁。

“只要再稍微泄露一些军情给北元部落,比如朱应的位置……北元部落岂会放过他”姚广孝声音都变得冷了起来。

听到这里,朱棣的脸上露出挣扎之色:“北元,始终是我大明的大敌。”

“若朱应深入北疆而回不来,那是他自身的命运。”

“但让我泄露消息给北元,葬送我大明将士的性命,我做不到。”

说到了此。

朱棣却是十分坚定的道:“毕竟,我对他只是忌惮而已。”

“死他一人,足矣。”

在姚广孝的影响下,为了那一顶白帽子,朱棣虽然野心勃勃,但在大义面前,仍有自己的底线。

“那只是贫僧的一个提议罢了。”

“王爷从与不从,全在王爷自身。”姚广孝则是平静的说道。

“当然,北疆大漠,充满未知。”

“王爷其实可以去试探一下朱应,若他能为王爷所用,那自然再好不过。”

姚广孝话语中带着淡淡的笑意,仿佛在暗示着什么。

“自然。”

朱棣重重的点了点头,但脸色依然凝重:“大哥对他如此恩厚,想要让他归顺于我,谈何容易!”
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