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7章 巴尔干战争
“所以得靠我们,我们把这些全部拿回来。”4师长原震说道。
“拿回来是肯定要拿回来的,只不过,过程要曲折一些。”9师长萧明谦说道。
戈辉的手指再次敲了敲环贝加尔湖段,东萨彦岭余脉的山峦,说道:“风神卡车得绕几倍的路程才能过去,不划算。所以,我们不过去,先占领东萨彦岭余脉。占领制高点,进可攻,退可守。”
“我们在修罗特战队(大队长袁征南,副队长邓贤)的配合下,对东萨彦岭余脉进行了精确测绘,绘制了1000:1的地形图,重要隘口都是500:1的地形图。”7师长哈梓钢说道。
“怎么打是你们的事儿,我的要求只有一个,精打细算。”戈辉说道。
“明白”六个师长齐声回答。
戈辉不知道,就在他计算成本的时候,在波兰与奥匈帝国边境集结多日的沙俄军,突然越过边境,并在极短的时间内,击溃了奥匈帝国的边境防御部队。
集结在边境更后方的奥匈帝国陆军主力,一边收拢原来的边境防御部队,一边开始反击。但是面对超过20万人的沙俄军队,奥匈帝国陆军被打得节节败退。直到更多的后续部队顶上来,才遏制住沙俄军的进攻。
沙俄军也终于意识到,必须尽快装备半自动步枪,否则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。
随着沙俄参战,已经被压制的塞尔维亚反抗武装立即抬头,四处偷袭奥匈帝国的维稳部队,让奥匈帝国一时间手忙脚乱,一边要正面硬扛沙俄的进攻,一边要继续镇压塞尔维亚的反抗武装。
奥斯曼帝国借这个机会,突然出兵保加利亚,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什么?凑热闹吗?
不是,转移内部矛盾?不准确,应该是消耗内部矛盾。
如果不能解决矛盾,那就把矛盾消耗掉。
不得不说,当代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-哈米德二世,脑子里还是有点东西的。他说服了青年土尔其组织,确定这是一个几十年不遇的良机,趁着奥匈帝国和沙俄开战的机会,我们趁机拿回三十年前独立的保加利亚,把脚伸进巴尔干半岛核心,重新主宰巴尔干半岛。
拱卫伊斯坦布尔的第一军团作为主力,直接杀入保加利亚。在马其顿的第二、三军团,由西向东杀入保加利亚。
事实上,这是当代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-哈米德二世最后的挣扎,如果成功,他还能继续当苏丹,如果失败了,他很可能余日无多,所以他孤注一掷了。
奥斯曼出兵保加利亚,让希腊看到了收回故土的机会。十年前的希腊与奥斯曼的战争,康斯坦丁王储带领的希腊军队惨败,使希腊不得不割地赔款。这次一定要连本带利的全部拿回来。
希腊出兵了,希腊军队一直驻扎在距离奥斯曼边境不远的地方,直接越过边境杀向奥斯曼,兵锋直指伊斯坦布尔。
同样是三十年前一起从奥斯曼独立出来的罗马尼亚,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,用三天时间凑够了十万人,虽然不全是军人,但都有枪,全力支援保加利亚。
观察几日之后,黑山和阿尔巴尼亚,直接宣布独立,并立即组织联合军,杀向马其顿,抄奥斯曼的后路。
至此,巴尔干半岛乱局已成。
当巴尔干乱局的情报陆续发回北方特区的时候,戈辉正在贝加尔湖的冰面上畅想着贝加尔湖的商业未来:“我们要在湖边建一座水厂,专门生产贝加尔湖瓶装水。”
电报也在这个时候送到了戈辉面前:美国人和法国人找戈辉谈修铁路的事儿。
额?这泥玛完全在意料之外。戈辉上次不过是临时起议,完全是一步闲棋,他们居然当真了,看来这事儿,得好好权衡一下。
戈辉3月15日回到朝阳,为期十天的春夏季时装周,五天前刚刚结束,很多最新款的春装已经在朝阳的大街上穿行了。
战争阴云虽然漂浮在天空上,但特区民众早已习惯,因这几年战争一直没有真正停下。
下火车,直接钻进龙旗轿车,不到半小时,龙旗轿车稳稳地停在了特区长官府三号楼的雨搭面下。
孙再芝亲自帮戈辉拉开车门,两人一起上楼,会客室里相对面坐。
孙再芝开门见山:“美国人和法国人找你修铁路,点名只和你谈。”
“上次他们买特区债券,我带他们参观工厂,参观了新奉天超级环,顺便提了一嘴。”戈辉说道:“我告诉他们,我们计划修建新京铁路,新奉天到北京的铁路,如果他们愿意,联合投资,联合运营。”
“运营权也要分享吗?”孙再芝不反对引进外资,但是分享运营权他不太愿意。
“人家花钱了,怎么保证人家收回投资?坐等分红吗?你们玩猫腻怎么办?”戈辉说道:“用人家的钱,就要给人家权力,况且,是联合运营,又不是全交给他们。”
“我们投资多少?”孙再芝问,并提醒戈辉:“特区没有多少银圆,超级交易的事儿,决不能发生第二次。”
戈辉笑着点头,然后说道:“我们用土地和人力做股本,剩下的让他们出。”
“你这有点想当然了”孙再芝道:“你觉得他们是傻子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