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8章 德国人的目的(第2页)
蒂姆-金特尔、托尼-克罗斯、莱茵哈特-舍尔,三人对视了一眼,心中羡慕得不行不行的,这是个坐在金山银山上的国度,要啥有啥,为什么不是德国?德国放弃清国的胶州湾是不是错了?当然,这个念头转瞬即逝,不可能了,永远不可能了。
“我听说了(调查得到的),你们正在建设中的大孤山专线,就是专门运铁矿石的。”蒂姆-金特尔说道:“最好把德国援建的钢铁厂建在距离矿场不远的地方。”
戈辉轻轻摇头,说道:“距离新奉天太近了,污染太严重,必须远离新奉天。”
“污染?”托尼-克罗斯一脸惊讶,因为欧洲还没有这个概念,但是他听懂了戈辉的意思。
蒂姆-金特尔也从情报上看到了,北方特区在排污排烟上花了很多钱,建设了很多专门的设施,而且一直在为此技术升级。
戈辉解释道:“新奉天的定位是经济金融、教育科研、文化政治中心,这里需要最舒适健康的环境,最香甜的空气。我们宁可多花很多钱,也要让工业污染远离这里。大孤山铁矿距离新奉天太近了,已经足够污染空气了,不能再增加高污染的钢铁厂了。”
“你们想的很长远啊!”蒂姆-金特尔赞道:“但有时候,要先活下来才能考虑这些。德国就是这个情况,必须先活下来。”
“我原则上同意帮助德国建造军舰,因为我确实看上了德国的军舰技术,也需要锻炼人才。”戈辉说道:“但是在真正的大战爆发之前,德国必须对外绝对保密。别人怎么猜,是别人的事情,禁卫军直接否认就好,如果你们泄露了,就等于禁卫军直接站队了。”
“我就知道你会同意的。”蒂姆-金特尔笑道:“帮你们修建船坞的人,已经在南清国海上了。”
原来如此,已经在路上了,德国人确实用心了,也是迫不及待要合作。
戈辉、宁远、季明威都笑了,蒂姆-金特尔、托尼-克罗斯、莱茵哈特-舍尔也笑了。
第二天上午,也就是3月21日,戈辉在锦州港区登上左宗棠号装甲巡洋舰,开启了美国之行,他要先到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,然后乘火车去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。
这次,左宗棠号装甲巡洋舰、林则徐号装甲巡洋舰、徐霞客号装甲补给舰、明安图号装甲补给舰,德国汉诺威号前无畏舰(无畏舰出现之前的,都是前无畏舰),德国德意志号前无畏舰,这两艘德国军舰都属于德意志级前无畏舰。
两艘德国战列舰,都派了很多禁卫海军水兵上舰实力。难得的一次远洋航行的机会,禁卫军当然不会放过。
之所以派出这么多军舰,就是因为戈辉怕死,怕被敌对国家不计代价的偷袭。不知道为什么,戈辉现在非常惜命,宁可多花一些钱,也不能让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危险。
戈辉出发几天后,大连的港口上很多艘德国货轮排队靠港,下来的都是德国工人和舰船建造方面的工程师,他们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一直待在大连,待在达利安造船厂。
有大量熟练工人的加入,达利安造船厂的建设速度明显提高,之前需要重点分配人力的干船坞,现在不需要了,人力直接拉满,建筑材料,一船接一船的运到大连港,需要排队了。
越来越多的建言送到朝阳大道十八号,大连港太小了,需要扩建。
结果没等多少天,扩建大连港的项目部就成立了。
北方特区的二十人管理团队的十八人经过审慎的思考,决定趁此机会建设达利安第二造船厂,选址在鲅鱼圈地区,浮渡河以南地区,同时建设十个三万吨级的干船坞。既然德国有需要,也愿意帮忙,那就不用白不用。
德国人当然明白北方特区的真正目的,但是这也确实能帮助德国更快的建造军舰,早日实现第二公海舰队的愿望,于是德国人不但没反对,反而大力支持,双方一拍即合。德国本土立即筛选工人和工程师,几日后便登上去清国北方特区的货轮。
在北方特区在军工产业大跃进的时候,戈辉率领的豪华舰队也在旧金山缓缓靠港。
4月11日上午,戈辉到达旧金山,历时二十天,这是戈辉来到这个世界后,第一次来美国。
美国国务卿菲兰德-c-诺克斯亲自到港口迎接戈辉。
诺克斯不只一次在报纸上见过这位传奇总督、将军、政客,从他拿到的资料上看,戈辉年轻、英语说的像母语,想法活跃、不惧威胁、敢硬刚威胁、有冒险精神或者说有赌徒心理、喜欢搞小圈子、生活奢靡,也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,总之,这个人很复杂,无法用一两句话准确描述这个人。
从佐宗棠号装甲巡洋舰上下来的戈辉,也在端详国务卿菲兰德-c-诺克斯。
对这位新国务卿菲兰德-c-诺克斯,还有新总统威廉-塔夫脱的调查还在进行中,等自己到了华盛顿,应该就能拿到报告了。
简单的寒暄之后,登上专列,下一站是太平洋铁路的起点萨克拉门托。
坐在豪华的专列上,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,一边共进午餐。
“听说将军阁下修了一条超级铁路,超级豪华。”诺克斯主动找话题:“和这趟为您准备的专列相比如何?”
“时速每小时80公里,比这个更宽,我们采用的是持续焊接轨道,震动很小,更平稳,更安静。冬天有热风,夏天有冷风。”戈辉没有比较,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