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3章

 眼见老朱陛下面无表情,李善长有些尴尬。 

 毕竟前不久才因为儿子的事情,大逆不道地骂了陛下一顿。 

 现在倒好,还要求到人家这里来。 

 但是为了儿子,李善长也很无奈啊! 

 这能咋办呢? 

 只有丢下老脸求求人家了。 

 “咳咳,陛下?” 

 “有事说事!” 

 老朱陛下不耐烦地催促道。 

 “是这么回事,我儿文和自从回来以后,整日郁郁寡欢。” 

 老朱陛下闻言眉头一皱,忙问道:“文和怎么了?” 

 太子标叹了口气,要说在场谁最了解李文和,莫过于他了。 

 “父皇,您有所不知,先前随文和征战的,有五千青龙山儿郎。” 

 “这五千儿郎本是流民,前年寒冬的时候,文和捣鼓出了蜂窝煤,收拢流民到青龙山做工,给了这些流民一口饭吃,他们也习惯了青龙山的生活,所以一直就留了下来。” 

 “文和早就断言过此次北伐将会失利,可你我等人却困于“前朝正统”这四个字,所以一心北伐,根本就听不进去。” 

 话听到这儿,不只是老朱陛下,连徐达、李文忠这些名将都是老脸发红,羞愧难当。 

 人家李文和确实提醒过啊! 

 而且还提醒了不止一次。 

 甚至他为了阻止此次北伐,还怂恿皇帝陛下远征倭国。 

 可结果呢? 

 在场这些文武重臣,包括皇帝陛下、太子殿下,没一个人相信人家的。 

 现在好了,吃了败仗,知道痛了吧? 

 尤其是徐达这个中路军主帅,那更是羞得满脸涨红,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。 

 随着西路军班师回朝,三路军最后取得的战果都不尽人意,所以他们坐下来复盘过战事,而李祺那三个计划也随即传遍军中。 

 而徐达作为a计划的当事人,更是成了骄傲自负的反面教材,吃了败仗不说还要被众将鞭尸。 

 “你他娘地是不是听不进去人话?” 

 “你徐达多能耐啊!还把人家四殿下肋骨打断了!” 

 “也就文和脾气好不记仇,不然直接撂挑子回雁门关了,你徐达就等着全军覆没吧!” 

 这些尖酸刻薄的话语,可以说是把徐达骂了个狗血喷头,特别是折了两个儿子的汤和,骂得徐达丝毫没有脾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