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3章(第2页)

 老朱陛下有些绷不住了,嗔怪地瞪了太子标一眼。 

 “继续说吧,文和究竟怎么了?” 

 太子标故作茫然地看向众将,无人敢跟他对视。 

 他这才继续解释道:“大家都知道,文和这个人对敌人阴损狠辣不留情面,但是对自己人却是很好的。” 

 众人全都点了点头。 

 毒士李文和,这“毒士”之名只针对他的敌人。 

 比如说此次北伐,这家伙一把火焚毁了整个和林城,少说都有数万蒙古人化作了枯骨焦炭! 

 你就说他李文和毒不毒吧! 

 “但是,青龙山这五千儿郎,并不是正规军士,乃是文和自己训练的民夫青壮,响应文和的号召,追随他冒死出征,结果……” 

 太子标顿了顿,脸上满是黯然。 

 “结果五千儿郎,活下来的十不存一,仅有四百余人,大部分还是死在贺宗哲追杀途中,尸骨都来不及带回大明。” 

 “青龙山上家家皆缟素,户户挂白绫,哀痛万分。” 

 “文和回来至今,都不敢踏出房门半步!” 

 听到这话,众人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 

 李祺这是第一次上战场。 

 而那五千青龙山儿郎,则相当于是他的家将私兵。 

 他既然把人家带上了战场,就该把人家全须全尾的带回来! 

 当然,刀剑无眼,难免会有伤亡。 

 可是这伤亡情况,未免太大了些。 

 家家皆缟素,户户挂白绫! 

 你让李文和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娃娃,怎么去面对这些儿郎的父母遗孀,妻儿老小? 

 他们的指责,只怕比杀了他还要让人难受。 

 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当年项羽为什么宁愿自刎也坚决不肯过江东? 

 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啊! 

 那八千子弟兵,不只是项羽的亲兵,他们还是项羽的九族亲人! 

 在项羽眼里,是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的玩伴,陪伴自己长大的亲人。 

 可到了战场上,抬头一看给自己挡刀的是堂兄,低头一看是族弟的断手,要留下来断后的是姐姐的丈夫,让你过江快走的是自己的亲叔叔。 

 他们每个人都甘愿为项羽付出生命,保护项羽回到江东,只要项羽回去一切还有希望,那就都值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