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1章(第3页)
倭国九州岛的贵族们虽背负罪民之名,却凭借精于算计的商业头脑,将家族金库中的黄金白银化作入股大明商行的股契。他们在宁波、泉州的港口设立别院,与徽商、浙商把酒言欢,共同谋划着丝绸、瓷器与茶叶的跨洋贸易。
而朝鲜李氏王族更深谙“背靠大树好乘凉”的道理,王室宗亲纷纷将私产投入大明在平壤开设的纺织工坊,甚至有王子迎娶大明商贾之女,以姻亲加固商业联盟。
藩属国协议的墨迹未干,便催生出前所未有的商贸盛景。大明商船可自由停泊釜山、长崎,倭国浪人、朝鲜书生亦能持通关文牒进入中原腹地。苏州城的绸缎庄里,常可见头戴乌纱的朝鲜使节与身着狩衣的倭国商人讨价还价;泉州港的码头上,大明水手与倭国船夫合力搬运货物,彼此夹杂着方言的吆喝声此起彼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