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1章(第2页)

 唯有将青海牢牢攥在手中,以卫所屯兵为点,以驿站驿道为线,方能真正控住青藏的命脉。

 “国师大人!我等对大明天子的忠心,日月可鉴!”班丹扎释急得额头青筋微绽,连连叩首。

 “忠心与否,要看行动。今日的忠诚,又如何担保明日不变?我大明,只信自己的刀枪。′歆+捖^夲`鰰?栈. .更¢芯*最.快/”李祺神色肃然,扬手唤道,“来人,送客!”

 待班丹扎释一行人灰溜溜退去,大帐内的空气骤然凝重。

 李祺凝视着西域地图上青海与乌斯藏的区域,陷入沉思。

 十万大军西征在即,若放任青海的蒙古势力在背后虎视眈眈,极有可能腹背受敌;可按原计划先平定西域,再回头处理青藏,又恐夜长梦多。

 这两地虽物产贫瘠、地广人稀,但若敌军避而不战,采用游击周旋之策,大明军队一时半刻也难以彻底征服。

 “关于青海和乌斯藏,诸位可有什么想法?”李祺的目光扫过帐中将领,语气透着几分凝重。

 “下官以为,只需一万兵力便可震慑青海。”卓敬上前一步,胸有成竹道,“兵力过多易引敌警觉,反而不敢正面交锋。以我军战力,辅以当地卫所力量,足以荡平蒙古、畏兀尔与回回势力。”

 话音未落,一名将领突然出列,抱拳朗声道:“末将愿领一万人马,扫平青海、乌斯藏!”

 李祺目光微凛——竟是平安。

 这位历史上曾在靖难之役中掀起惊涛骇浪的传奇将领,其战绩早已镌刻于大明史册。

 真定城下,他一骑绝尘,长枪直指朱棣帅旗,燕军阵列在其冲锋下如沸汤泼雪般溃散,若不是朱棣麾下亲卫拼死护主,靖难之役或在初战便戛然而止。

 单骑突阵的身影,让燕军上下谈之色变,“平安至”的惊呼,一度成为战场上最令人胆寒的讯号。

 白沟河恶战,南军主力溃败如山倒,平安却率残部死战不退。面对燕军悍将陈亨的追击,他反戈一击,长枪洞穿陈亨胸膛,令这位燕军重要将领重伤而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