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1章(第3页)

 溃败的南军因他的殊死抵抗稳住阵脚,朱棣不得不亲自断后,挥舞金刀逼退追兵,方才保全燕军主力。

 此役过后,平安之名令朱棣寝食难安。

 夹河、藁城两役,平安与燕军名将朱能、张辅正面交锋。面对朱能的迅猛攻势,他以奇谋设伏,将燕军精锐引入圈套,杀得朱能丢盔弃甲;对阵张辅的神机营,他巧用地形,率骑兵迂回穿插,数次冲破燕军防线,打得张辅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。

 这些战斗中,平安如同插入燕军心脏的利刃,让朱棣的南下之路布满荆棘。

 即便在灵璧之战的绝境中,平安仍未放弃抵抗。被俘前夕,他下令焚毁燕军粮草辎重,冲天火光映红了淮河两岸,燕军南下的步伐因此迟滞半月有余。

 这场战役虽以失败告终,却让朱棣对他的忌惮达到顶点。多年后,朱棣仍心有余悸地对臣下说:“平安,吾之克星也!”

 这份评价,正是对平安卓越军事才能的最高赞誉。

 “平安,高原作战有何要点?”李祺饶有兴致地问道。

 “回禀国师,高原空气稀薄,我军将士多习于低海拔作战,极易出现高原反应。”平安神色沉稳,条理清晰,“可令部队多次往返高原,逐步适应环境,辅以药物调理,待士卒习惯后,战力自可恢复。”

 这些知识,正是他在皇家军事学院系统学习的成果。

 李祺颔首沉吟。

 以明军现今的火器装备与训练体系,再加上平安的军事才能,或许值得一试。

 “好!我拨你一万精兵。不必急于求成,先稳固防线,训练士卒适应高原作战。”

 “末将领命!”平安单膝跪地,眼中迸发炽热光芒。身为将门之后,他蛰伏许久,如今终于等来一展抱负的机会。

 在皇家军校的日夜苦学,研习兵书、钻研火器、探讨战策,此刻都化作胸中激荡的豪情——他誓要以手中之剑,为大明开疆拓土,续写将门荣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