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为女皇的狗腿又怎样v我50吻上我
11. 卖房
“我为顾家做牛做马多年,这屋子我可不愿意便宜他人。”大郎娘抹了一把泪,又担忧又害怕:“只是若有人跟着我们,找到大郎可怎么是好。再说夜里宵禁了,我们如何出去?”
阿灰反倒镇定不少:“这些年流浪,我无处可依,自有一些躲藏的法子。”
乞丐们聚堆在城外过活,若次次为了进城贿赂守门的士兵,他们又该怎么活。困境催人生智,不敢说人人都有通天本领,但几处无外人知的躲藏地,及仗着熟悉城内道路,避开夜里的巡逻兵,阿灰还是能做到的。
总算叫大郎娘镇定下来,阿灰嘱咐她:“对外你就说你要带着大郎回娘家去,至于我这个顾老五前头的孩子,我要有本事就让我自己去找外家收留,你是绝不会管的。”
“这……”大郎娘还是顾虑自己的名声。
“你不想被沈家的人为难,就按我说的做!”阿灰厉声。
大郎娘终于点头,她如今是什么主意也没有,只求能安生拿了银子远走。
阿灰心下叹气,从前与这位继母没有往来,唯一的一面就是她怂恿顾老五将自己带出城丢弃。她想着为母报仇时,就没顾忌过继母的处境。后来有了点交情,本来没想连累这位继母,她盘算着等顾老五的案子有着落,她从前联系过的人家也会纷纷去状告沈家,大郎娘便不再怕威胁。
没想到如今自己又惹了姑苏最大的官老爷,虽不知道对方所图为何,她也确信自己不敢招惹人家,只能先带着大郎娘躲出去,往后也不好以顾大娘的身份回姑苏了。
“你先提了礼物去找顾老爹,他待小辈都和善,不会推了你的事。他是坊正,陪你去衙门办过户的事儿,那边的人也少为难你些。你再给些银子出去,最好今天太阳落山前把事情办好。”像是嘱咐小辈,阿灰把一件件事情讲清楚。好在大郎娘真不比阿灰自小看人眼色时学的人情往来多,倒也听得入心。
午间两人照旧拿顾老五的供品填了肚子,索性锅被砸后,也开不了火了。大郎娘喝了一壶生井水,抹了抹嘴巴,就出门去敲李大嫂的门。
这个时辰,胥水坊的男人们多在外面做活,坊内留下的多是女人孩子。大郎娘提着针线篮来到李家的院子里,自己开了篱笆门,李家的大门正紧紧闭着。
“李大嫂?李大嫂?”敲了一会儿,也不见有人开门,反倒听见屋内有隐约吧唧嘴的声音。大郎娘暗自撇嘴,这李大嫂一家子吃饭声音都大,别人说他们,他们还不认。
大郎娘本就舍了脸出来找人,当下也不顾邻居间的脸面,站到窗子下大喊:“李大嫂,在家呢?”
这下也不好装家里没人了,李大嫂抹了一把嘴,面色讪讪地出来开门迎客。大郎娘只当看不见李家人不善的脸色,挎着针线篮子坐到李家人的饭桌上:“哟,菜色不错呀。”
李家二郎脸皮不如老辈,红着脸问:“嫂子吃了吗,不嫌弃的话在我家吃碗饭再走吧。”
“吃了吃了,家里那口锅虽然被不知哪个瘪三砸了,但家里还有点糕团能充饥。”大郎娘虽这么说,眼睛还是落到李家的饭桌上,尤其是对饭桌中间的红烧鲤鱼多看了几眼。
李家老娘就落下了脸来:“日头这么大,大郎他娘,你怎么不等阴凉些再过来。这么热的天,我这媳妇也做不下去绣活。”
大郎娘就拿出篮子里的鞋底:“听说你家二郎正在说媳妇呢,我就想着给这孩子做双鞋子,就来你家比比这鞋是做大了,还是做小了。”
阿灰反倒镇定不少:“这些年流浪,我无处可依,自有一些躲藏的法子。”
乞丐们聚堆在城外过活,若次次为了进城贿赂守门的士兵,他们又该怎么活。困境催人生智,不敢说人人都有通天本领,但几处无外人知的躲藏地,及仗着熟悉城内道路,避开夜里的巡逻兵,阿灰还是能做到的。
总算叫大郎娘镇定下来,阿灰嘱咐她:“对外你就说你要带着大郎回娘家去,至于我这个顾老五前头的孩子,我要有本事就让我自己去找外家收留,你是绝不会管的。”
“这……”大郎娘还是顾虑自己的名声。
“你不想被沈家的人为难,就按我说的做!”阿灰厉声。
大郎娘终于点头,她如今是什么主意也没有,只求能安生拿了银子远走。
阿灰心下叹气,从前与这位继母没有往来,唯一的一面就是她怂恿顾老五将自己带出城丢弃。她想着为母报仇时,就没顾忌过继母的处境。后来有了点交情,本来没想连累这位继母,她盘算着等顾老五的案子有着落,她从前联系过的人家也会纷纷去状告沈家,大郎娘便不再怕威胁。
没想到如今自己又惹了姑苏最大的官老爷,虽不知道对方所图为何,她也确信自己不敢招惹人家,只能先带着大郎娘躲出去,往后也不好以顾大娘的身份回姑苏了。
“你先提了礼物去找顾老爹,他待小辈都和善,不会推了你的事。他是坊正,陪你去衙门办过户的事儿,那边的人也少为难你些。你再给些银子出去,最好今天太阳落山前把事情办好。”像是嘱咐小辈,阿灰把一件件事情讲清楚。好在大郎娘真不比阿灰自小看人眼色时学的人情往来多,倒也听得入心。
午间两人照旧拿顾老五的供品填了肚子,索性锅被砸后,也开不了火了。大郎娘喝了一壶生井水,抹了抹嘴巴,就出门去敲李大嫂的门。
这个时辰,胥水坊的男人们多在外面做活,坊内留下的多是女人孩子。大郎娘提着针线篮来到李家的院子里,自己开了篱笆门,李家的大门正紧紧闭着。
“李大嫂?李大嫂?”敲了一会儿,也不见有人开门,反倒听见屋内有隐约吧唧嘴的声音。大郎娘暗自撇嘴,这李大嫂一家子吃饭声音都大,别人说他们,他们还不认。
大郎娘本就舍了脸出来找人,当下也不顾邻居间的脸面,站到窗子下大喊:“李大嫂,在家呢?”
这下也不好装家里没人了,李大嫂抹了一把嘴,面色讪讪地出来开门迎客。大郎娘只当看不见李家人不善的脸色,挎着针线篮子坐到李家人的饭桌上:“哟,菜色不错呀。”
李家二郎脸皮不如老辈,红着脸问:“嫂子吃了吗,不嫌弃的话在我家吃碗饭再走吧。”
“吃了吃了,家里那口锅虽然被不知哪个瘪三砸了,但家里还有点糕团能充饥。”大郎娘虽这么说,眼睛还是落到李家的饭桌上,尤其是对饭桌中间的红烧鲤鱼多看了几眼。
李家老娘就落下了脸来:“日头这么大,大郎他娘,你怎么不等阴凉些再过来。这么热的天,我这媳妇也做不下去绣活。”
大郎娘就拿出篮子里的鞋底:“听说你家二郎正在说媳妇呢,我就想着给这孩子做双鞋子,就来你家比比这鞋是做大了,还是做小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