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“烽火大宁:危机四伏下的坚守(第2页)

 于是,朱权召集王府的典宝所、典仪所、工正所等机构共同商议。典宝所负责筹备开采所需贵重器具,典仪所安排祭祀仪式确保开采顺利,工正所组织工匠加快工程进度。各机构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,在朱权统筹下有序开展工作。

 朱权组织王府官员和地方百姓共同寻找解决办法。他下令在城内挖掘新水井,安排工匠修缮和拓宽灌溉渠道,引远处河水灌溉农田。期间,朱权亲自前往农田查看灌溉情况,安抚百姓情绪。

 “乡亲们,大家莫要惊慌,本王定会带领大家度过难关。但朝廷法度森严,办事需高效,还望大家配合。”朱权站在田边大声说道,“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。”

 百姓纷纷跪地叩谢:“多谢王爷!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 就在朱权全力解决水源和物资问题时,北元奸细再次行动。他们趁大宁城内人心惶惶,企图制造混乱,破坏城内治安。然而,朱权早有防备,安排大量侍卫和巡检司弓兵巡逻。

 一天夜里,几名奸细在城内仓库纵火,企图引发恐慌。但他们的行动很快被发现,侍卫和弓兵迅速赶到现场,将奸细团团围住。

 “束手就擒吧,你们已无路可逃!”一名侍卫大声喝道。

 奸细见势不妙,妄图负隅顽抗。双方展开激烈搏斗,最终奸细被全部制服。朱权得知消息后,下令严加审讯,务必查出背后主谋和行动计划。

 审讯后得知,这些奸细受北元重要将领指使,企图破坏矿山开采和军事防御。朱权意识到北元威胁迫在眉睫,必须尽快加强大宁防御力量。

 朱权依照《大明律》对奸细的严苛条文,下令将为首奸细立即斩首示众,其余从犯也受到严厉惩处,以此震慑潜在敌人。

 此时,朝廷钦差大臣也了解到了大宁的情况。他对朱权在解决水源和打击奸细方面的表现表示赞赏,并表示会如实向朝廷汇报。

 “宁王殿下,”钦差大臣说道,“此次大宁之事,足见殿下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。我定会在皇上面前为殿下美言。”

 朱权连忙致谢:“多谢大人,这都是本王分内之事。大宁的安宁离不开朝廷支持和百姓信任。”

 随着水源问题缓解和奸细事件平息,大宁逐渐恢复往日平静。朱权再次筹备军事演练,这一次更加注重细节,力求完美。

 演练前夕,朱权召集将领开会。他神色严肃地说:“此次演练关乎大宁生死存亡,我们必须全力以赴,展现大宁军威和实力。大家可有信心?另外,切记我们一举一动都在朝廷注视下,不可有任何违规行为。”

 “有!”将领们齐声高呼,士气高昂。

 演练当日,大宁城外校场军旗飘扬,士兵整齐列队。朱权身着戎装站在高台上,注视台下士兵,心中满是期待与紧张,期待士兵展现强大战斗力,又紧张是否会有意外。

 随着朱权一声令下,演练正式开始。步兵方阵步伐整齐向前推进,骑兵方阵如闪电从侧翼包抄,火器方阵发射强大炮火,震撼大地。

 烈日高悬,酷热难耐。火器手手中火铳因高温烫手,部分零部件受热膨胀,射击精准度大受影响,炮弹纷纷偏离目标。前排长枪兵汗水不断涌出,迷住双眼,体力快速流失,持枪手臂微微颤抖。

 朱权站在高台上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心中焦急。他立即传令:“让士兵每隔半个时辰轮换休息,营帐内准备好盐水和藿香正气散,务必保证士兵体力!此事必须迅速执行,不可拖延。”

 沈书瑶凭借精湛医术,迅速组织随军女医在军营设立多个临时医疗点。她亲自指导女医识别中暑、晒伤症状,传授应对方法。对中暑士兵,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喂服解暑汤药;对晒伤士兵,涂抹草药药膏。同时,沈书瑶格外重视水源卫生,安排专人每日检查军营用水,加入特殊草药净化水质,防止疫病传播。

 突然,一阵急促马蹄声传来,一名传令兵匆匆赶到台下跪地禀报道:“王爷,大宁边境发现北元军队动向,疑似有大规模进犯迹象!”

 朱权闻言心中一惊,暗忖:“难道北元趁我们演练发起进攻?”他迅速做出决策,下令:“停止演练,全军进入战斗准备!一切行动依照战时条例,违抗军令者军法处置!”

 将领们纷纷领命,士兵迅速调整阵型准备迎敌。朱权深知这场战斗是对大宁防御力量的真正考验,他必须冷静应对,带领大宁军民守护这片土地。

 “王爷,”沈书瑶匆匆赶来,神色担忧,“北元来势汹汹,我们该如何是好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朱权看着远方,目光坚定:“瑶儿,莫要惊慌。大宁军民同心,定能击退北元。传令下去,各部队按预定防御计划坚守阵地,等待援军。违令者斩!”

 此时,大宁百姓得知北元进犯消息,纷纷拿起武器自发组织起来协助军队守城。集市商户关闭店铺,捐赠家中物资支援前线。城中妇女在沈书瑶号召下组成后勤队伍,为士兵送水送饭、缝补衣物,在城中各处安抚民心,让百姓不要慌乱。

 “王爷,我们虽然不懂打仗,但愿意为大宁出份力!”一位老商户说道。

 朱权感动不已:“多谢乡亲们!有你们支持,大宁定能安然无恙。但战事紧急,大家务必听从指挥,不得擅自行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