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旧情惊澜,大宁危局下的禁忌重逢(第2页)

 然而,理智瞬间回笼,他猛地意识到自己失态。迅速看向朱权,见朱权也正疑惑看着沈书瑶,脸上闪过一丝异样。萧烬羽强迫自己冷静,深吸一口气,缓缓放下茶盏,目光从沈书瑶脸上移开,装作若无其事端起茶轻抿一口,试图掩饰内心翻涌的情绪。

 在这短暂瞬间,萧烬羽内心痛苦挣扎。他和沈书瑶的恋情一旦曝光,不仅会给沈书瑶带来更大危险,还可能危及任务与整个计划。他只能将心疼与愤怒深埋心底,用冷漠外表伪装自己,继续与朱权周旋。

 待沈书瑶退下,萧烬羽强压内心波澜,继续与朱权商讨巡查事宜。而朱权心不在焉,满脑子都在思索萧烬羽与沈书瑶的关系,这让原本紧张的局势愈发复杂。

 第二日清晨,大宁王府一片忙碌。朝廷钦差陈垣肩负秘密使命前来大宁。陈垣身形清瘦,面色冷峻,一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看穿人心。他在朝中负责经济贸易相关事务,对各地商贸往来颇为熟悉。此次前来大宁,名义上巡查民生,实则暗查近期大宁地区疑似私通海外贸易之事,这与洪武年间愈发严格的海外贸易管制政策紧密相关。朱权带领王府众人早早在王府门口等候。沈书瑶站在朱权身后不远处,身形半隐在侍从之间,心中忐忑不安,担心萧烬羽的出现会被人察觉,影响整个局势。

 “王爷,陈大人的车队已在城外五里处。”一名侍卫匆匆赶来禀报。

 朱权微微点头,神色镇定:“走,随本王出城迎接。”他整理了一下衣冠,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城外,身后幕僚们紧跟其后,人人神色庄重,彰显出王府的威严与对钦差的尊重。

 城外,陈垣的车队缓缓驶来。朱权率众人跪地迎接:“臣朱权,恭迎陈大人。”

 陈垣下了马车,连忙扶起朱权:“宁王不必多礼,陛下对大宁民生及商贸极为关切,特命本官前来巡查。”陈垣语气平和,眼神却透着审视,在朱权身上打量一番,深知此次任务艰巨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廷动荡。他目光锐利,不放过朱权任何细微表情变化,心中暗自评估调查难度。

 朱权微笑着说,声音沉稳自信:“有劳陈大人,大宁一切俱是为了边防稳固和百姓安居乐业,还望陈大人明察。”朱权深知陈垣此来任务不简单,提及近来大宁在军事上的整备成果,以及为了稳定边防与北方游牧民族开展的合理贸易往来,这些贸易往来严格遵循朝廷规定,以物易物,绝不涉及违禁物品。同时,朱权还提及自己组织幕僚对大宁商贸发展进行研究,借鉴历史经验,制定符合大宁特色的贸易策略,陈垣微微点头,神色稍缓。他心里清楚,在这看似平静的大宁城中,各方势力暗流涌动,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掀起惊涛骇浪。蓝玉案后,朝廷上下风声鹤唳,朱元璋对边疆藩王和地方势力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,自己必须谨言慎行。此时的朱权,凭借着多年的历练,面对陈垣,依然能够沉稳应对。

 回到王府后,陈垣便开始紧锣密鼓的调查。他先是查阅大宁的税收账目和商贸记录,每一个数字、每一项条款都仔细斟酌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疑点。目光在账本上快速扫动,一旦发现异常,便立刻标记出来,神情专注而严肃。随后又与朱权及王府幕僚在议事厅进行长时间交谈,问题犀利直接,试图从回答中找出破绽。沈书瑶安静地跟在朱权身后,保持恰当距离,默默观察一切。每当朱权需要资料时,她便迅速隐秘地递上,动作轻柔,尽量不引人注意。期间,陈垣突然提到近日听闻大宁有私自流通铜钱之事,违反朝廷禁钱用钞政策,朱权心中一惊,立刻表明王府定会严查,一旁赵锐上前一步,抱拳说道:“陈大人,此事我定会亲自彻查,定将不法之徒绳之以法,绝不姑息。”赵锐说这话时,脸上带着一股坚毅的神情,胸脯高高挺起,仿佛在向陈垣展示自己的决心。陈垣微微皱眉,他明白在这复杂局势下,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背后庞大势力争斗的缩影,必须抽丝剥茧,查明真相,否则无法向朱元璋交代。

 “宁王,关于这税收调整,本官发现其中一些细节还有待商榷。”陈垣皱着眉头,看着手中账目说道。

 朱权不慌不忙,从容回应:“陈大人,这税收调整方案是幕僚们依据大宁实际,反复核算和商讨的。旨在刺激农耕与商贸,从长远来看,定能增加税收总额,充盈国库。我虽年少,但也深知其中利害,参与了方案的制定与完善。”说着,朱权接过沈书瑶递来的详细数据报表,呈给陈垣,“陈大人,这是更详尽的数据,还望您过目。”此时朱权回答时,条理清晰,语气坚定自信,展现出对政务的深刻理解和掌控能力。他还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对大宁未来发展的规划,包括如何利用大宁的地理位置优势,在遵守朝廷海禁政策的前提下,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合法贸易,促进经济繁荣,同时加强军事防御,保障边疆稳定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陈垣接过报表,目光在上面扫动,沈书瑶则在一旁暗自紧张,手指不自觉揪着衣角,心里默默祈祷这些资料能起到作用。她知道,此刻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大宁的安危,也关乎她和朱权、萧烬羽的命运。

 夜晚,朱权和沈书瑶在书房中再次相对而坐。经过一天的应对,两人都略显疲惫。

 “书瑶,今日多亏有你在旁协助。若不是你提前整理那些资料,我真不知该如何应对陈大人的询问。”朱权端起茶杯,轻抿一口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