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章 旧情惊澜,大宁危局下的禁忌重逢(第3页)

 沈书瑶微微一笑:“王爷言重了,能帮上王爷和大宁的忙,是我的荣幸。只是,陈大人似乎对税收方案仍有疑虑,我们还需和幕僚们再仔细商议,做好应对准备。只是……我参与其中,会不会给王爷招来麻烦?”沈书瑶眼中闪过一丝担忧。她深知在这敏感时期,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利用,成为攻击朱权的把柄。

 朱权微微皱眉,陷入短暂思索:“我会留意。你心思细腻,见解独到,只是往后行事还需更加小心,莫要让人抓住把柄。”说罢,轻轻拍了拍沈书瑶的手,试图给她安慰,可自己眉头依旧紧锁,眼神满是忧虑,显然还在为白天陈垣的质疑烦恼。

 朱权轻叹一声:“是啊,此次危机,恐怕没那么容易度过。如今朝廷对海外贸易管制甚严,稍有不慎,便是大祸。蓝玉案后,陛下对朝堂和地方的掌控愈发严苛,我们必须万分谨慎。”他深知,在这波谲云诡的政治环境下,大宁的命运悬于一线,稍有差错便可能万劫不复。一想到大宁百姓可能因自己的决策陷入水深火热,朱权的内心就充满了焦虑和不安。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,暗暗发誓,一定要想尽办法度过此次危机,守护好大宁。此时的朱权,在压力的迫使下,开始反思自己的决策,意识到不能仅仅依赖幕僚,必须快速成长起来,真正扛起守护大宁的重任。

 沈书瑶心中一动,她知道,此时正是自己寻找机会与萧烬羽合作的时机。或许,萧烬羽能利用锦衣卫的资源,找到一些对朱权有利的证据,证明大宁的商贸活动并无不轨之处。

 通过暗中联络,沈书瑶得知萧烬羽愿意帮忙。第二日,沈书瑶带着丫鬟绿绮,借口外出上香,乘坐马车前往事先约定的地点。一路上,她都在留意是否有人跟踪,警惕的目光不时透过车窗扫视着街道。街边,身着朴素粗布麻衣的百姓们在摊位前挑选着各类物品,有来自江南的丝绸,虽不是最上乘的料子,却也颇受欢迎,还有本地农户自家种植的粮食蔬果,吆喝声此起彼伏,充满了生活气息。这一片熙熙攘攘中,洪武年间推行的宝钞在交易中频繁流转,尽管有私铸劣币的乱象,但百姓们仍在努力适应着朝廷的货币制度。

 到了约定地点后,她让绿绮在外面等候,自己则走进了一座幽静的小院。

 到了约定地点,一座幽静的小院前。日影斑驳,透过枝叶的缝隙,在小院外的小径上勾勒出一幅破碎的光影图。就在这如梦似幻的光影里,萧烬羽与沈书瑶,毫无预兆地重逢了。

 萧烬羽早已在此等候,见到沈书瑶的那一刻,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深情与担忧。他上前一步,轻声说道:“书瑶,你来了。”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激动。

 萧烬羽身着飞鱼服,身姿笔挺,宛如扎根岁月的苍松,稳稳立在庭院之中。飞鱼服上的绣纹细腻精美,金丝银线交错,在日光的轻抚下泛着冷冽的光泽,恰似他眉眼间拒人千里的冷峻。腰间绣春刀的刀柄上,硕大的宝石闪烁着幽邃光芒,往日这光芒总能让人心生敬畏,可此刻,他的全部心神都被眼前之人牢牢攫住。剑眉之下,那双曾满是坚毅的深邃眼眸,瞬间被震惊与心痛填满,薄唇微启,千言万语却哽在喉间,难以言说。

 沈书瑶莲步轻移,身上华美的侧妃服饰如天边流霞,层层散开,每一步都严守王府规制,尽显端庄之态。只是,她低垂的眼眸深处,藏着化不开的哀伤,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。察觉到萧烬羽的目光,她下意识地抬手,想要遮挡住左脸颊上那道触目惊心的长疤,动作却在半途戛然而止,指尖微微颤抖。曾经圆润如满月的脸颊,如今消瘦了许多,皮肤也褪去了往日的粉嫩光泽,唯有那微微泛红的眼角,泄露了她内心深处的脆弱与不堪。

 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汇,刹那间,时光仿若倒退回那些青梅竹马的无忧岁月。那时的他们,在暖阳下追逐嬉戏,笑声洒满街巷。萧烬羽的手不受控制地抬起,似要触碰沈书瑶的脸庞,去抚平她的哀伤,可刚扬起便在半空中凝滞,手指因内心的挣扎而微微颤抖。沈书瑶凝望着他,嘴唇轻启,喉咙像是被堵住,发不出一丝声音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晶莹剔透,随时都会夺眶而出。

 “书瑶……”萧烬羽终于打破沉默,声音低沉沙哑,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哽咽,“你的疤……”他的目光紧锁那道疤,眼中的疼惜如决堤的洪水,再也无法掩饰。这道疤像是一道鸿沟,隔开了他们的过去与现在。

 沈书瑶别过头,试图躲开他的视线,声音带着哭腔,颤抖着说:“别说了……”泪水瞬间涌出,顺着脸颊滑落,“啪嗒”一声滴落在她华丽却冰冷的裙摆上,晕染出一片深色的水渍,仿佛是她破碎的心痕。

 萧烬羽向前一步,手臂微微抬起,本能地想要将她拥入怀中,给予她温暖与慰藉,可刚一动弹,便想起她如今的身份,动作硬生生顿住。他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,胸膛剧烈起伏,眼神中满是挣扎与痛苦:“我好想你,为什么会变成这样……”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与不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