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朱权谋策:大宁危局待破(第2页)
众人又围绕刘启的计策展开了详细的讨论,从兵力部署到信号传递,从城内埋伏到城外策应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。期间,朱权多次强调,所有军事行动都要以朝廷指令为准,不可擅自行动,同时密切关注鞑靼动向,加强与周边卫所的协同。
讨论正激烈时,王府管家匆匆走进来,在朱权耳边低语了几句。朱权脸色微微一变,随即对众人说道:“诸位稍作休息,本王去去就来。”
朱权跟着管家来到书房,心中疑惑丛生,不知此番又是何事。只见锦衣卫指挥使萧烬羽早已等候在此,见朱权进来,立刻行礼。萧烬羽神色恭敬,说道:“王爷,卑职刚收到可靠情报,朝中与瓦剌勾结的势力有所动作。此事干系重大,卑职已第一时间六百里加急将情报送往京城。按照规矩,陛下收到后,通政司会呈交相关信息,朝中众臣会进行商议,之后会有旨意下达。在旨意未到之前,卑职不敢有任何擅自行动。王爷若有任何疑问,待陛下指示明确,卑职定当详细告知。”
朱权神色凝重,问道:“可知他们具体的计划?”
萧烬羽摇头道:“目前还不清楚,但卑职正在全力调查。王爷,此事关系重大,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备。只是一切行动还需遵循朝廷规矩,等陛下指令。而且,卑职也会留意朝中与鞑靼可能存在的关联,以防他们勾结。”
朱权沉思片刻,说:“萧指挥使,辛苦你继续追查此事。一旦有确切消息,若陛下允许,立刻通知本王。大宁如今内忧外患,绝不能让这些乱臣贼子得逞。不过,务必牢记按朝廷指令行事。”
萧烬羽领命而去,朱权回到议事厅,将此事告知众人。众人听后,皆义愤填膺,纷纷表示要与这些叛国之徒斗争到底,同时也明白一切要等待朝廷决策,且不能忽视鞑靼的潜在威胁。
朱权看着众人,坚定地说:“诸位,大宁的安危,关乎大明的边境稳定。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,我们都要齐心协力,共渡难关。但行事一定要遵循朝廷规制,大家再想想,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,能够应对这复杂的局势,同时防范鞑靼。”
幕僚们再次陷入沉思,随后又提出了一些建议,如加强与周边卫所的联系,互通情报;在大宁城内开展反间谍行动,清除内奸等。朱权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,不时与众人讨论分析,并要求将所有建议整理成详细文书,附上后勤保障、协同作战等相关内容,尽快上报朝廷,同时附上对鞑靼局势的分析。
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,众人终于制定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方案。朱权看着手中的方案,心中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带领大宁军民,抵御住瓦剌的进犯,粉碎朝中奸佞的阴谋,但前提是得到朝廷许可,同时密切防范鞑靼。
夜幕降临,大宁城内灯火通明。朱权独自一人站在王府的庭院中,望着天空的明月,心中思绪万千。他深知,即将到来的战争,将是对大宁的一次严峻考验,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。但他毫不畏惧,他相信,只要大宁军民团结一致,在朝廷的统一指挥下,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。
与此同时,王府花园中,月色如水,花香阵阵。沈书瑶轻移莲步,来到花园中的亭子,只见王妃张氏已经坐在那里,神色间带着几分忧虑。
沈书瑶微微欠身,轻声说道:“王妃,这么晚了,您也在这儿。”
张氏抬起头,勉强挤出一丝笑容,说道:“书瑶啊,大宁如今局势紧张,我实在难以安睡,便来这花园里静一静。你也在为王爷和大宁担忧吧。”
沈书瑶轻轻叹了口气,在张氏身旁坐下,说道:“是啊,王妃。王爷整日为大宁的安危操劳,瓦剌即将进犯,鞑靼又在一旁虎视眈眈,我怎能不担心。如今又得知朝中还有与瓦剌勾结的势力在暗中搞鬼,王爷的压力实在太大了。”
张氏微微颔首,目光望向远方,说道:“王爷肩负着保卫大宁、保卫大明的重任,我们虽为女流之辈,不能在战场上杀敌,但也该多为王爷分忧。就说上次朝中那些大臣妄图削弱王爷兵权,若不是萧指挥使收集证据,王爷还不知要面临多大的麻烦。”
沈书瑶点头道:“王妃所言极是。只是如今局势复杂,王爷既要应对外敌,又要防范内奸,真的是太难了。上次那些盗贼虽被抓住,可谁知背后还有这么大的阴谋,差点就危及大宁的水源。”
张氏皱了皱眉头,眼中闪过一丝愤怒,说道:“这些叛国之徒,实在可恶!王爷一心为了大宁百姓,他们却在背后搞鬼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把王府后院打理好,让王爷没有后顾之忧。前几日我已经吩咐掌管财务和人事的属官,按王爷平日里的喜好准备膳食,想着他忙完回来能舒心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