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大宁风云:御敌与权争(第2页)
大宁的集市上,商户们议论纷纷。“听说了吗?王爷和侧妃要严查税收,以后可不能再耍小聪明了。”“是啊,不过这样也好,市场规范了,大家生意才能长久。”
然而,郭资等人并未因朱权的应对而罢手。他们又在朝廷上提出,大宁作为边境要地,不应过度发展商业,而应将重心放在军事防御上,要求削减大宁贸易规模,将更多资源投入军事建设。
朱权得知此事后,与幕僚们紧急商议对策。他决定亲自上书朝廷,详细阐述大宁贸易与军事防御相辅相成的关系。贸易繁荣不仅能增加税收,为军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,还能通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,加强边防稳定。同时,他还列举了大宁贸易带动地方经济发展、促进文化交流等诸多好处。
在等待朝廷回复的日子里,朱权丝毫不敢放松。他频繁巡视边境防线,检查防御设施修缮进度;深入集市,了解贸易规则实施情况;还组织军队进行实战演练,提升士兵战斗力。
沈书瑶则忙于与商户沟通,解决贸易中出现的问题。她还邀请各地商会代表来到大宁,展示大宁贸易的优势和潜力,吸引更多商人前来投资。
不久后,朝廷的诏书终于下达。朱元璋在诏书中肯定了朱权在大宁的治理成果,驳回了郭资等人削减大宁贸易规模的提议,但也要求朱权进一步加强军事防御,确保边疆安全。
朱权接到诏书后,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。他立刻召集王府属官和地方官员,传达朝廷旨意,并表示将继续努力,让大宁在贸易和军事防御两方面都更上一层楼。
然而,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蒙古部落虽在此次战争中败退,但他们并未放弃对大宁的觊觎。部落首领召集各部商议再次进犯大宁的计划。
在蒙古部落的营帐中,一位年轻的将领说道:“大宁的明军实力不弱,正面进攻难以取胜。我们可以采取迂回战术,先骚扰周边地区,分散明军兵力,再集中力量攻打大宁。”
部落首领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此计虽好,但大宁的朵颜三卫骑兵不可小觑,他们机动性强,我们的行动很可能被他们察觉。”
这时,一位谋士模样的人站出来说:“大汗,我们可以联合其他部落,共同出兵。这样不仅能增加兵力,还能分散朵颜三卫的注意力。另外,我们可以派奸细潜入大宁,刺探明军情报。”
部落首领听后,点头表示赞同:“就依你所言。此次我们一定要拿下大宁,为部落夺取更多资源。”
与此同时,大宁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。一些与郭资暗中勾结的地方势力,开始在民间散布谣言,说朱权为了发展贸易,不顾百姓死活,增加税收,还削减了军事防御力量。这些谣言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民心,百姓们人心惶惶。
朱权得知此事后,立刻安排王府护卫进行调查。很快,他们就查出了谣言的源头是当地的一个富商。这个富商长期以来依靠不正当手段经营,在贸易规范实施后,他的利益受到了损害,于是在郭资的指使下,企图通过散布谣言来扰乱大宁局势。
朱权下令将这个富商抓捕归案,并在集市上公开审理。在铁证面前,富商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。朱权借此机会,向百姓们详细解释了大宁的发展规划和政策,消除了百姓们的疑虑。
随着蒙古部落的再次蠢蠢欲动,大宁的局势又一次紧张起来。朱权深知,一场更大的考验即将来临,他必须做好充分准备,不仅要应对外敌的入侵,还要应对朝廷内部的政治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