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章 藩王谋计守家国,秋野驰缰享天伦(第3页)

 回到王府,朱盘烒正在院子里玩耍。看到朱权回来,小家伙兴奋地朝他跑过来,嘴里喊着“爹爹”。朱权将他抱起来,在他脸上亲了亲,“盘烒乖,有没有听娘亲的话?”朱盘烒用力地点点头,虽然还说不出完整的句子,但从他的表情和动作能看出他的开心。朱权笑着夸奖道:“真不愧是爹爹的好儿子,将来定能成为国之栋梁。”

 王妃张氏走过来,眼中满是关切,“王爷,此次面圣如何?”朱权将面圣的经过和朱元璋的指示详细告知王妃张氏,“父皇对大宁的情况还算满意,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接下来,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”王妃张氏点头表示理解,“有什么需要我做的,王爷尽管吩咐。”

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朱权按照朱元璋的要求,继续大力推进大宁的各项建设。他组织百姓开垦新的荒地,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农具和种子,并邀请有经验的老农传授种植技术;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,吸引了更多的商人前来大宁经商,进一步繁荣了当地经济;同时,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,新的堤坝和水渠不断建成,农田的灌溉得到了更好的保障。他还亲自前往偏远地区,督查赋税减免情况,确保每一户贫困百姓都能得到实惠。

 王妃张氏也积极参与到各项事务中。她协助朱权管理王府事务,确保王府的运转井井有条;关心士兵们的家属,时常派人送去生活用品和慰问;还参与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,丰富了大宁百姓的精神生活。大宁当地每逢节日,便会举办热闹的庙会,王妃会安排府中之人参与筹备,庙会上有杂耍艺人表演喷火、吞剑等绝技,还有售卖各种特色小吃,如糖人儿、驴打滚等,百姓们熙熙攘攘,热闹非凡。

 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宁在朱权和王妃张氏的共同努力下,变得更加繁荣昌盛。百姓们安居乐业,军队战斗力强大,成为了明朝北方边境的坚固屏障。而朱权也在不断应对各种挑战的过程中,逐渐成长为一位更加成熟、稳重的藩王,他深知,自己肩负着保卫大宁、守护百姓的重任,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朱元璋的教导和期望。

 秋日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宁的土地上,朱权处理完近期的政务,看着窗外层林尽染的美景,想起对妻儿的承诺,心中满是温情。他走向内室,见王妃张氏正在为朱盘烒整理衣物,轻声说道:“夫人,今日得闲,正好深秋景致迷人,我们去草原骑马吧。”王妃张氏眼中闪过惊喜,笑着点头应允。

 朱盘烒坐在一旁摆弄着小拨浪鼓,听到“骑马”二字,立刻兴奋起来,挥舞着小手,含糊地叫着。朱权走到他身边,轻轻将他抱起,笑着说:“对,盘烒,爹爹这就带你去骑大马。”

 三人来到草原,广袤的草地在秋风中泛起金色的波浪,远处山峦连绵,与蓝天相接。朱权扶着王妃张氏先上了那匹高大健壮的黑马,然后小心地将朱盘烒抱到两人中间,自己翻身上马,用有力的双臂紧紧护着妻儿。

 朱权轻扯缰绳,黑马缓缓起步,朱盘烒兴奋得小脸通红,眼睛瞪得圆圆的,看着眼前开阔的天地,嘴里“啊啊”地叫着,还不时伸出小手想要去抓那风中的草穗。王妃张氏靠在朱权怀里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轻声说:“王爷,这般时光,实在难得。”朱权温柔地回应:“以后只要有空,我就常带你们出来。”

 朱盘烒兴奋地在朱权怀里扭动,虽然还说不出连贯的话语,但那欢快的笑声感染着朱权和王妃。朱权轻轻夹了下马腹,黑马开始加速,马蹄声哒哒作响。风声在耳边吹过,朱盘烒兴奋地大笑,笑声清脆,回荡在草原上空。朱权看着怀里的儿子,又看看身旁的王妃,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。

 此时,一只野兔从草丛中蹿出,朱盘烒眼尖,立刻伸出手指着野兔,嘴里发出“咦咦”的声音。朱权放缓马速,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,笑着说:“盘烒看到小兔子啦,小兔子在找吃的呢。”朱盘烒似乎听懂了,眼睛盯着野兔消失的方向,充满好奇。

 不知不觉,太阳渐渐西斜,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,将草原染成了一片橙红色。朱权勒住缰绳,决定在此处稍作休息。王妃张氏从行囊中拿出准备好的点心和水,一家人坐在柔软的草地上,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。朱盘烒一边吃着点心,一边好奇地张望着四周,对草原上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。

 休息片刻后,朱权起身漫步,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些废弃的营帐和深深的车轮辙印,很明显这是牧民迁徙留下的痕迹。他蹲下身,仔细观察着这些痕迹,脑海中浮现出大宁与周边地区交流往来的画面。若能进一步加强贸易合作,不仅能促进大宁经济发展,还能增进文化交流,稳固边境关系。朱权默默思考着具体的合作方案,比如开辟新的商路,设立专门的交易市场,制定公平合理的交易规则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