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
1.
"金穗面包的成功并没有让陈阳停下脚步,反而让他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。他开始意识到,面包所蕴含的力量不仅仅局限于连接土地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,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构建一种信仰。
清晨,阳光洒在“暖阳烘焙坊”门前,陈阳正忙碌地搬运着一箱箱刚刚烘焙好的面包。林鸢匆匆从后面赶来,气喘吁吁地问道:“陈老板,这一箱面包要送到哪里去呢?需不需要我叫小刘开车帮忙送一下?”
陈阳微笑着摇了摇头,回答道:“不用了,这几箱面包我要亲自送过去,是给邻村的几家学校的。”
林鸢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,疑惑地问:“学校?你直接送面包到学校去做什么呢?”
陈阳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,他解释道:“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品尝到用我们土地上种植出来的小麦制作的面包,让他们了解到粮食的来源以及面包的制作过程。”
林鸢听后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似乎明白了陈阳的用意。白了,你是想让孩子学会‘珍惜’吧?"
"不,"陈阳摇头,"我是想让他们学会‘信仰’——信仰土地,信仰粮食,信仰那些看不见却能让人心生敬意的东西。"
---
2.
面包车缓缓地行驶在乡间小路上,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农舍。突然,一个身影出现在马路中央,那是一位骑着摩托车的老人。
老人的摩托车速度并不快,但由于道路狭窄,面包车不得不紧急刹车。陈阳有些惊讶地看着老人,只见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,脸上布满了皱纹,嘴里还叼着一根烟。
"陈老板,陈老板!"老人一边喊着,一边探出头来,"是暖阳面包不是?听说这次学校分发的面包是你亲自送来的,我刚从村口张婶那儿听说了,特意拦下你这辆车!"
陈阳连忙打开车窗,笑着回答道:"张大叔,你有话快说。"
老人从怀里掏出一块硬邦邦的面包,递给陈阳,说道:"这面包是我用当年剩下的麦粒磨的粉做的,我孙子非说陈老板的面包更好吃,可我岁数大了,揉不动面了,你能教教我不?"
陈阳接过面包,仔细看了看,这块面包的颜色有些深,表面也不太光滑,但能看出老人做得很用心。他笑着对老人说:"张大叔,你这面包做得挺好的啊。不过,我做面包的方法可能和你不太一样,我用的是高筋面粉,还加了一些牛奶和黄油,这样做出来的面包会更松软。"
老人听了,若有所思地点点头,说:"哦,原来是这样啊。那你能不能再详细说说,具体要怎么做呢?"
陈阳想了想,说:"首先,要把面粉、酵母、糖、盐、牛奶和黄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,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。然后,把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,等到面团体积膨胀一倍左右,就可以把它分成小块,做成面包的形状了。最后,把面包放进烤箱里烤,温度和时间要根据面包的大小和烤箱的功率来调整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