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
1.
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,洒在陈阳的工作台上,桌上散落着几本翻开的书籍,封面上写着“世界面包文化”、“麦田地理志”、“发酵技术革命”。窗外,远处传来麦田轻微的沙沙声,那是风吹过金色麦穗时发出的最温柔的语言。
"陈阳。"林鸢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,"你的书都快堆成山了!这些天你到底在看什么?"
陈阳抬起头,笑了笑,"我在研究土地的味道。"
"土地的味道?"林鸢愣了愣,随即笑了开来,"你这人是不是太文艺了?面包不就是用面粉、水和酵母做的吗?土地能做出什么味道?"
陈阳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远处的金黄色田野,语气中透着一丝认真:"其实,我们做面包的,和写历史的人类似。我们都在用自己方式,讲述土地的故事。"
林鸢有些不解:"土地会有故事吗?"
"当然有。"陈阳转过头,认真地看着她,"每一片土地都有它自己的故事。它在用气候、雨露和耕种者的心跳,孕育着粮食和信仰。"
林鸢皱眉思索了片刻,突然说道:"你不会想搞什么田园哲学吧?"
陈阳笑着摇了摇头:"我只是想,能不能让更多人尝到土地原生的味道。"
---
2.
与此同时,孟氏集团的市场总监李怀山,正坐在集团总部的一间会议室内,表情凝重。
市场调研的结果刚刚送到他的桌上,数据显示,‘金穗面包’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悄然增长到了36%,尤其是在对健康和食品溯源要求更高的欧美市场表现尤为亮眼。
旁边的市场分析师继续说道:"孟总,我们的‘永恒香’虽然依然占据工业化面包市场的老大位置,但消费者越来越在意‘真实性’问题了。尤其是‘金穗面包’这种主打‘原产地风味’的对手,消费者甚至愿意为它多支付30%的价格。这......对工业化食品来说,几乎是毁灭性的。"
李怀山微微皱眉,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:"这是‘金穗面包’最新的传播文案?'每一粒麦子呼吸着土地,用阳光与雨露喂养你的味觉'。"
他放下文件,陷入沉思。
旁边的项目开发总监试探性地开口:"要不......我们再试着模仿一下这种模式?"
李怀山冷笑一声:“学陈阳?他靠土地讲故事,我们靠工业化讲效率。这条路走不通。要我看……”他忽然停住,仿佛想到了什么,“用我们的技术,把土地的味道还原,复制那些消费者心中的‘真实感’,不是更有市场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