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(第2页)
“‘真实’不需要复制,它是生长出来的,”另一个高管小声嘀咕,但声音很快被淹没。
---
3.
宋小麦这几天很忙,她的“麦香生活馆”在上海已经新开了两家分店,但忙中她抽出时间参加了一个国际面包师大会。
在会场上,人们谈论着最新的发酵技术、如何延长面包的保质期,以及如何将面包的口感更加稳定。
当宋小麦作为演讲嘉宾登上舞台时,她显得格外与众不同。
"各位,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土地的味道,"她开口,"我小时候住在乡下,家里养了几只鸡,一块小小的菜园能长出整个夏天最香甜的西红柿。后来我开始做面包,才明白,原来一个好的面包,需要的不止是面粉、酵母、水,还有土地的故事,以及种下这些小麦的人的手心温度。"
她从身后拿出一个布满泥土痕迹的坛子,打开后,里面是手工揉制的麦香面包,空气中的香气让在场的许多人都忍不住吸了口气。
随后,她放了一段视频,那是她去年回到家乡,用最传统的石磨磨粉时,镜头扫过那些田间劳作的老人、孩童,以及被晨光点亮的金色麦浪。
演讲结束后,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宋小麦环视全场,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是李怀山。
---
4.
李怀山出现在宋小麦眼前时,她不禁皱了皱眉。
"宋小姐,好久不见。"李怀山笑了笑,"我是真心佩服你对土地的热情,以及你对‘面包故事’的打造能力。"
宋小麦冷冷地看着他:"李总,你的‘永恒香’和我的方向刚好相反,这‘佩服’从何而来?"
"恰恰相反,"李怀山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,"我忽然觉得,与其模仿,不如合作。"
“合作?”宋小麦挑了挑眉,“你的意思是......”
"是这样,"李怀山解释道,"孟氏集团已经组建了一支专项研发团队,探索如何用精准农业技术与发酵微生物学结合,生产出能真正带土地香气、却更稳定的面包。也许我可以帮你们村,把‘金穗风味’扩大到国际,你们提供土地和技术,我提供市场。"
宋小麦没急着回答,反而问道:"李总,你不怕‘金穗面包’抢了‘永恒香’的市场吗?"
李怀山低声笑了笑:"抢市场并不可怕,因为最终抢夺的只是消费者的胃。但信仰无法被抢,所以,我们需要一起,保护这种信仰。"
---
5.
与此同时,陈阳的儿子陈启正在德国的一家实验室里,对着一台高科技显微镜皱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