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莫须有(第2页)
秦桧接过王氏手中的汤,一口吞下:
“啊?这是什么汤?这么好喝。”
“这是虎鞭汤,对相公正合适。”
“此汤能治男人倒阳之病,对皇上最管用。赶快买一袋给皇上送去!&34;
”是一个矮个子商人送上门来的。他还在门口同次翁说笑话呢!“王氏接着问:”现在日上三竿,相公又一夜未睡?&34;
“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!”奏桧耸耸肩道。
“相公不用瞒我,贱妾早知你被岳飞弄得魂不守舍,连几个新来的美妾都无心亲昵,何况我这个的糟糠?”王氏揶偷
道。
“夫人也太小看我了,连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赵鼎,老夫都有办法将他扳倒,何况区区一边将?岳飞只是一位勇有余而智不足的武将。当今皇上最怕的是他大哥赵桓回来取代自己。而岳飞不董皇上的这块心病,每次上疏都不忘提及迎回少帝。他如此起劲地高喊迎回少帝,不正犯了皇上之大忌?因此,只要我秦桧在皇上面前轻轻点拨一下,就可以把岳飞置之于死地。只是我眼下还不想害他而已。如今和议成功,
即将迎回灵柩,接回韦太后车驾,皇上必定进封我秦桧为太师、国公。到那时,我秦桧成了人上人,自然荣宗耀祖,封妻荫子,留芳百世了!“秦桧颇为自得地说。
在秦桧勾勒出一个美好的前景之际,王氏不禁也感染了那种欢乐的气氛。但是,她立刻回到眼前的现实夹,提醒秦桧说:
”形势的发展难以预料。眼下主战派多如牛毛,皇上反复无常,金人变诈莫测,相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!&34;
7
时序刚刚进入绍兴十年五月,天下形势就发生了不利于秦桧的急剧变化。
金太师蒲卢虎、太保宗隽、左副元帅挞懒“结党谋反”被揭露,先后处死。熙宗升太傅斡布为太师,右副元帅兀术为都元帅。
去年三月和议归还河南、陕西土地给南宋,乃蒲卢虎、挞懒的主张,当时干布认为并非良策,兀术也极力反对,但因专权的蒲卢虎太师和实握兵权的挞懒左副元帅一意坚持,熙宗也只好依了他们。如今斡布、兀术掌握大权,熙宗便把原来的和议撕毁了。
五月丙子日,熙宗命令元帅府出兵进攻河南、陕西地区,把归还南宋的土地再夺回来。都元帅兀术亲率二十万金兵,直取东京汴梁,分派金将乌禄攻取南京归德,降将李成攻取西京洛阳,并分兵南下各郡。宋东京留守孟庚、南京留守路允开城投降,西京留守李用弃城逃走。于是河南州县全部投降金人。金右监军撒离曷率兵五万攻取陕西,陕西州郡也全部向金人投降。
紧接着,兀术挥师南下,扬言非活擒赵构、踏平南宋不可。活擒赵构后,金人要在南京立赵桓为帝。
高宗闻警又惊又气。他当即下诏,命岳飞、韩世忠、张俊和刘锜四大将出兵反击;并且下诏列举兀术的罪状,布告天下;然后,把力主和议的宰相秦桧召进宫来,狠狠地抱怨了一番。
秦桧闻知金人背叛盟约,他的力主和议言论未能应验,心里就忐忑不安;又被高宗一顿责怪,更是惊恐万状。但他善于应变,遇事有步,惊而不乱。他先是痛哭流涕,自责一番;接着破口大骂兀术,背信弃义,破坏盟约;最后,他奏道:
“臣蒙皇上专宠,两年来独自辅佐朝纲,宵衣旰食,已感吃力;现又处于全面抗金的非常时机,政事军事两握,更是忙上加忙。为比特奏请皇上命王次翁为参知政事,以帮臣一臂之力。”
高宗听秦桧--番涕泪俱下的自责,已动恻隐之心;又见秦桧怒骂兀术,为他出了气,心里好受了许多,自然对秦桧的奏请便点头答应了。
但是,秦桧的恐惧并未消除。
这日将近黄昏,他从宫阙回到自己相府的正堂里,一脸沮丧,饭也不吃,酒也不喝,便和衣上床,斜躺着想心事。
秦桧知道朝野反对自己主和的呼声,汹涌澎湃。岳飞、吴阶、韩世忠的多次上疏,像一把把匕首;李纲、胡铨的直言上书,如连发的弩箭;还有许忻、李光、陈高、尹火享、晏敦、张九成等大臣攻击他的言论,似漫天而下的飞镖,全是冲着我秦桧一人来的。眼下李纲虽已死在福州,吴阶也卒于蜀地,但其它人却都还在。在所有反对他的言论中,最特别的是胡铨上书中说的“愿断秦桧、王伦、孙近三人之头沿街示众”这句话,老在自己的耳际回响,使他日夜心惊肉跳。秦桧当然也知道,皇上反复无常,弹劾、罢相都已如同家常便饭,从高宗即位到前年,凡十二载,曾经罢过李纲、黄潜善、汪伯彦、朱胜非、范宗尹、吕颐浩、张浚、赵鼎等八位宰相,连同自己被罢过一次在内,合计达十二人次之多。这是高宗吸取王莽、曹操等历朝权相篡位的教训,防止被人“反客为主”所取的方略,那么,这一回自己会否再度被罢相呢?
“相公今天怎么不高兴?”王氏端一杯虎鞭汤走进来,问道。
秦桧接过虎鞭汤,呷一口后道:
“金人背叛盟约,不但羁押奉迎使王伦、莫将,没放回梓宫、太后,而且还命兀术和撒离曷率兵二十五万大举南下,扬言要踏平南朝,活擒皇上,扶赵桓回南京为帝。因此皇上大为光火,已命岳飞等出兵反击。还授岳飞为少保,兼河南、河北诸路招讨使。并对岳飞说,&39;收复中原陕西设施方略,一切委托于卿,朕不从中遥控。如今我的话未能应验,已遭皇上责怪,加上群臣对我频频弹劾,很有再度被罢相的危险。你说,我怎么会高兴得起来呢?&34;
王氏闻说,略略沉思后,笑道:
”相公所言差矣。贱妾以为,大丈夫为人立世,应该遇喜事而不骄,遇忧事而不馁。你认为不高兴就可以保住相位吗?&34;
“谁这样说过?”秦桧反问。
“相公虽没有这样说,但却忧形于色,垂头丧气呢!&34;”以夫人之见我该怎么办呢?&34;
“以贱妾之见,当前形势大好,和议势在必行。相公应该饭就吃,酒就喝,觉就睡,和两位新来的狐媚美妾照玩,高高兴兴地当你的宰相大人。”
“我都急死了,夫人还如此存心取笑,难道你不知道我和皇上同病相邻,都有肾虚毛病,一向淡泊女色吗?&34;
”谁取笑你呢?我说的都是大实话。“王氏正色道。”你这大实话,我怎么听起来却觉得很空灵、虚幻呢?“秦桧一时没有明白过来。
”相公不是说过金人因为有岳、韩、张三大将,使他们不得不走和议之路吗?妾料四太子虽然剽悍勇猛,但毕竟不是岳飞他们的对手。这回他兴不义之师,孤军深入南朝,必败无疑。一败他就想和议,当上国。而皇上对金人向来惧怕,只想苟安东南一隅,做半壁江山的太平皇帝。他又有接灵柩,迎太后的借口,自然举双手赞成罢战和议了。此时,相公的“避免百姓兵赞之灾&39;论,力主和议,正合皇上之意,他怎么会罢你的相位呢?所以你应该高兴才是。”
王氏说得条条是道,但秦桧听后依然忧心忡忡,道:“我是怕金人未败,我的正一品乌纱帽就戴在别人的头上了!&34;
”这也不难,你不妨再施一回&39;离间计&39;,命心腹死党,无中生有,制造谣言,离间皇上和有可能接替你相位者的关系。皇上觉得无人可以替代你,自然不会急于罢你的相了。你看朝野中,谁最有可能被皇上看中接替你为相呢?&34;
“张浚!”秦桧随口应道。
“张俊?&34;
”不,不是那个只会打仗的张俊,而是文韬武略的前右相张浚。自从他罢相流放永州后,皇上多次提到他的功劳,似有嘉许之意。如今又是打战时机,正好以他为相,可助皇上打退金兵。“秦桧道。
”他近日有否上疏到相府?“王氏突然问。
”昨天刚来过一件,我还未拆开来看,当然也未呈递给皇上御览。“
”天助相公也!“王氏大喜。
”哦?-------啊?妻助夫君也!“秦桧想了一下,终于明白过来。
8
三天后的一个早晨,高宗用完早膳,在御案前坐下。正想把凌晨看过的张浚奏折,再细看一遍,突然侍臣进来禀报:
”给事中冯楫求见。“
”让他进来吧!“高宗随口道。行过君臣之礼后,冯楫奏道:
“金人长驱直入南侵,我朝势必全面发兵,像张浚这样文韬武略的人,还须让他复相,总督全国兵马抗金!&34;
高宗先前看过张浚的奏折,已经相当不悦,再听到冯楫奏请让张浚复相,不禁勃然大怒道:
”朕宁可国家覆亡,也不起用此人!&34;
冯楫见龙颜大怒,佯装惊恐,嘿嘿退出,一出了宫,他却大为得意。心里道:这就到相府告诉秦丞相去,让他放心。
今早冯楫是应奏桧之托,特地进官来试探高宗口气的。昨晚秦桧对他说:
“金人背叛盟约,我的去就尚夫可知。前此的大臣都不足虑,唯独您的同乡张浚是个文能治国,武能安邦的人才,未知圣上旨意对他如何,您为我试探一下。”
冯楫也是秦桧一党之人,自然答应。
三年前张浚自劾去相,高宗还挽留过。眼下他和张浚挟何深仇,竟如此怒而不用呢?
原来,奏桧早已捉摸透高宗的一块不便言明的心病,那就是他最怕大哥赵桓从金邦释放回来取代他的皇位。所以秦桧在张浚请求复出抗金的上琉中,模仿张浚的笔迹,加上一句“奉迎少帝赵桓归来”的话,呈给高宗。本来自金人毁约南侵之后,高宗曾想过以张浚取代秦桧,但昨天读了这个经秦桧做了手脚的张浚上疏,龙颜大怒,发誓宁可亡国,也不起用张浚。
秦桧闻知高宗中了自己的“离间计”,暗暗欢喜。但他仍不大放心,觉得原左相赵鼎也有取代他的可能。于是,秦桧又指使参知政事王次翁弹劾赵鼎,建言圣上把赵鼎从被贬降职的绍兴知府任上,再罢黜到潮州闲居。王次翁自然照办,而高宗却也照准。
见高宗准奏,王次翁进一步奏道:
“前日和议,本为接回梓官、太后,避免百姓遭受兵燹之灾。如今事情有了变化,罪在几术,非我朝宰执所能预料。如因此变,改用他相,恐后来继任者未必贤能。且将排斥异党,纷乱朝局,连年累月不能安定,请康之事,可为殷鉴,愿皇上引以为戒。“
高宗闻奏,沉吟良久,道:
”卿所言极是。“
从此,秦桧的相位,稳如泰山,谁也无法动摇分毫。
这年九月初一夜晚,汴京城外,鼓号声,喊杀声,火炮声,惊天动地。
原来,驻屯朱仙镇的岳家军,今夜又来汴京攻城了。岳飞带领五万岳家军围攻汴京将近一个月,发起攻城也已七个夜晚了。固若金汤的汴京城池易守难攻,危在旦夕的兀术元帅又命金兵死守,所以眼下汴京城正处于欲破未破之际。
汴京百姓早就日夜盼望着灾军前来,如今眼看岳飞破城指日可待,无不欢天喜地,奔走相告。许多人还杀鸡沽酒,准备迎接岳家军进城。
然而,在汴京金邦元帅府的大帐内,被岳飞围困得一筹莫展的都元帅兀术,却胆颤心惊,惶惶不可终日。
此时,他恰似一头受了重伤的困兽,正沮丧地蛰伏在那张案桌上沉吟。
”自我起兵北方以来,未有过今日这样的惨败!“他不禁感叹道。
三个月来,节节失败的羞愧像一条蘸血的鞭子,无情地抽打着兀术原本恃勇高傲的心,使他从阵阵沉痛中醒悟过来。由于藩辅国刘豫之废,老元帅粘没喝之死,猛将达懒之诛,以及众多金将的日趋腐败,使大金的军事实力一落千丈,如今金军在战场上,已经不是岳飞等宋将的对手了。
事实正是如此。这年六月高宗一声旨下,岳飞、韩世忠、张俊和刘锜等四大将奋起反击,很快就把入侵的金军打得落花流水,节节败退。
特别是岳飞率领的五万岳家军,像一群猛虎,锐不可当。不及半月,就收复了洛阳、郑州和河南、河东、河北的许多州县,中原大为震动。
七月底,岳飞在郾城大破了金兀术赖以得胜的“拐子马”,使兀术忍不住惊道:
“金军从此休矣!&34;
那”拐子马“,三人为一组,用皮索相连,马上骑士穿着重铠,连头上亦用铁皮为罩,只露出一双眼睛,刀剑不能刺入,因此过去宋军都不敢抵挡。
兀术这回南侵屡战屡败,又惊又怒,便放出一万五千骑”拐子马“,一齐驱来,以为包打包胜。不料岳飞早已想好对策。他命步兵用麻布包刀入阵,不要仰视,只顾砍马足。”拐子马“三马相连,一马倒地,其它二马便被拖累。岳飞命其子岳云带兵冲入,霎时间,杀得人仰马翻,一万五千骑全数覆没。
岳飞破了”拐子马“之后,乘胜前进,至八月初便进驻朱仙镇。
朱仙镇距兀术大本营汴京只有四十五里,岳飞和兀术对垒列阵,命牛皋等勇将领五百精骑奋力攻击,几阵下来,便把十万金兵杀得片甲不留,两名金大将当场战死,兀术也险些丧生,吓得丢魂丧魄,赶忙进城内坚守。
偏偏岳飞不肯放过。先是派兵士沿城怒骂挑战,以期”引蛇出洞“。但兀术充耳不闻,就是不肯出来。接着岳飞指挥军士,把汴京城围得水泄不通。最后,岳飞组织攻城。
这时,那震天撼地的攻城呐喊声,再一次令兀术烦躁不安起来。但见他大吼一声,从蒙着虎皮的座椅上一跃而起,沿着大帐墙边漫无头绪地踱步。好像他这样行走就可以走出眼前风声鹤唳、四面楚歌的困境似的。但是,他走了一圈又一圈,碰了一回又一回又一回的帐壁,他无奈地长又一声,喃喃自语道:
“如今大势已去,我只好走为上,放弃汴京!&34;
”兀术,你身为大金都元帅,往日中了岳飞的“反间计”旧恨未雪,今天十万大军被他以五百骑所破的新仇又添,岂能贪生怕死,不报仇雪恨,就此遁去,让岳飞白白占了便宜?“仿佛皇上的警告声音突然在他耳边响起,
”皇上英明,臣愿遵旨而行。但是,我该如何报仇雪恨呢?“兀术在心里问道。
”兄弟,岳飞能让你废了刘豫,难道你就不能让赵构杀了岳飞吗?“这是干布对他说的一句话,此刻又在兀术的耳际回响着。
轮布的这句话,总是如影随形般在兀术的脑子里盘旋,怎么也挥之不去。自从岳飞发起围城之后,兀术处于欲战不能欲逃不得的两难中,干布的这句话更像一只无形的铁手,时时刻刻都在揪着兀术的心,揪得他异常痛苦。
兀术对斡布的这句话,既认为很荒唐,又觉得不能扔掉。”岳飞能用&39;反间计&39;诓我,借我之手废除刘豫,难道我就不能以牙还牙,也用&39;反间计&39;哄赵构,借他之刀斩岳飞吗?&34;
多少个夜晚,兀术都曾这样问过自己。
但是,兀术很快就被自己的另一种观点所否定。岳飞和韩世忠两人,大忠大智大勇,是南朝无人可以替代的两根顶梁柱,是赵构不可缺少的一双左右臂。自古疏不间亲,作为一位被赵构所深恶痛绝的敌将,我兀术凭什么能够让赵构杀其爱将岳飞呢?干布的那句话,简直是异想天开,根本不可能的事。
但是,干布又是兀术所尊崇的三公大臣,为人忠烈正派,又熟读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,从小足智多谋,向来言无不中。因此,兀术对斡布说过的话又不敢轻忽。
“明明是不可能的事,斡布为什么要这样说呢?莫非是他--时糊涂,随口而说?抑或是我自己才疏学浅,一时无法理解他那句话?&34;
兀术在心里又这样问自己。他觉得不应该放弃让赵构杀了岳飞的努力。尤其是在眼前,金兵节节溃败,金军由强势变为弱势,用武力在战场上杀死岳飞报仇已经不可能,也只有想方想法让赵构杀岳飞出气这一条路了。
然而,用什么办法才能让赵构杀了岳飞呢?
此时的兀术,尽管搜尽枯肠,依然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,茫无头绪。
突然,大门“呀”一声被推开了。一个商人模样的矮子,从门口跪爬进来,叩头道:
“元帅别来无恙,奴才这里有礼了。”
“你是?”兀术讶异地问。
“元帅,你不认识我了?”矮子抬起头来问。
“啊?怎么是你?&34;
兀术不由得惊叫起来。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,跪在面前的竟是三年前畏罪潜逃的金朝间谍矮奴。
见到矮奴,想起他传送岳飞的假情报,兀术的一团怒火顿时从心头燃烧起来,未等矮奴言明正事,兀术便厉声下令道:
”来人呀!将这个狗奴才给我拖下去砍了!&34;
参谋哈利和两名侍从闻声跑进来。
矮奴一点不惊,他从容自在,从地上一跃而起,高声道:“元帅,矮奴这趟冒险从南朝而回,并非送头来给元帅砍杀,而是来解救元帅于倒悬之中。如今汴京城将被岳飞攻破,元帅危在旦夕,你怎么能不问青红宅白,便要枉杀我呢?&34;
”你传岳飞假情报误我大事,后又畏罪潜逃。今天是你自己送上门来,我岂能凭你几句花言巧语,就不按军法对你论处?“兀术怒犹未消。
两名亲兵趋前抓住矮奴的双手,欲推他出去问斩。
”慢!“矮奴猛然推开金兵,正色道:”待我把情报献给元帅之后就走!&34;
“本帅才不要你的假情报呢”兀术虽然这样说,口气已经缓和了许多。
矮奴也不理兀术,只管伸手往自己身上摸,摸出了一粒蜡丸来,拱手献给兀术,道:
“元帅,这份蜡丸书是奴才在南朝卖虎鞭三年期间所获得的高层情报。本想托人送给元帅,但是总找不到像我矮奴这样可靠之人,如见情势十万火急,只好亲自冒险而来。希冀救元帅一命,以赎前罪。情报是真是假,元帅聪明透顶,自然能够分辨。现在,奴才甘愿先坐大牢,待情报见了分晓之后,或杀或奖,听从尊便。”
兀术接过矮奴手中的蜡丸,放在桌上用手使劲一捣,那蜡丸便裂开了。他从中挑出一张长长的绵纸,凭着烛火,阅读起来。他先是边读边点头,后又边读边摇头。突然问道:
“矮奴,赵构宫阙禁地,秦桧相府幽深,你这情报究竟从何而来?莫非你有意戏弄本帅不成?&34;
”元帅,赵构患有倒阳之疾,不能房事,在南朝已是公开的秘密。而奴才贩卖的虎鞭,补肾壮阳,正是医治男人此病之良药补品。秦桧为了讨好赵构,让他有个传人,曾多次向奴才购买虎鞭献给赵构。所以,奴才有幸随意进出相府,窃探机密。“
兀术听后似觉有理,便微微点头。矮奴接着说:
”元帅,赵构私心很重,怕少帝回去取代自己,所以就怕岳飞抗金胜利。而岳飞却节节胜利,欲迎少帝归去,所以赵构恨岳飞,欲杀岳飞。但杀岳飞尚欠理由,所以元帅要想个办法,促使赵构下决心,除掉岳飞。岳飞一除,元帅就高枕无忧了。“
兀术闻说大喜,只沉吟一会儿,便下令道:
”哈利,你先带矮奴到驿馆休息。然后传我的命令,把那位名叫莫将的宋使释放了,并请他今夜就来元帅府见我。“
哈利应声退下,兀术又展开那张长长的绵纸细细地默读着。越读,他心头越亮;越读,他笑颜越开。兀术终于从矮奴这份事实确凿、分析合理的“蜡丸书”中,发现了这个石破天惊的秘密,忍不住激动地说:
“原来,岳飞是赵构的主要敌人。杀岳飞符合赵构的利益。眼下,赵构的目标和我兀术的目标,居然完全一致。这是我从未想到的事。”
兀术发现了这个秘密,也就找到了施行“反间计”报复岳飞的依据岳飞要迎少帝回,赵构害怕少帝归。
兀术想,他们君臣间如此背道而驰,只要我略施手脚,便可使那位满心为了保皇位的宋主赵构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沼之中。陷入泥沼之中的赵构,也一定会挥起愤怒之刀杀岳飞了。至于他如何杀岳飞,那是赵构自己的事,并不重要,我兀术等着看一场自己导演的“借刀杀人”之戏就是了。
兀术想到这里,从座椅上奋然而起,将那张长长的绵纸放在烛火上烧了。顿时,那纸片变成了一只黑蝴蝶似的纸灰,在大帐内轻盈地飞舞。兀术忽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一只黑蝴蝶,飞出了风声鹤唤、四面楚歌中的困境。
“真没想到,救我兀术者,乃宋主赵构也!&34;
兀术心里笑道。接着,他高喊一声:
”来人呀!&34;
随着兀术一声吼,两名穿黑衣的金兵急忙跑出来,颤颤栗栗地站在一旁,等候气急败坏的元帅下令。
但兀术此时的心情已经转好,温和地道:
“本帅要请客,快把酒菜摆上来!&34;
两位金兵刚刚在大帐的一张餐桌上摆好酒菜,哈利就引着宋使莫将走进来了。莫将原任宋朝工部侍郎。今年春奉旨出使金国,充任奉迎使,五月,金人破坏盟约,把他羁押于汴京大狱之中。今夜突然被释放,他自然大喜过望,一进来,便扑通一声跪在兀术面前,诚惶诚恐地叩首道:
”莫将叩见元帅大人!&34;
“快起来吧!”兀术边说边把他扶起来,并引他到餐桌旁,示意他坐下。
“元帅,你这是为什么?”莫将受宠若惊,张大着一双眼睛发呆,终是不敢入坐,
“不为什么。本帅知道你受委屈,今夜略备薄酒,为你压惊,你快请坐吧!”兀术笑着道。
待莫将坐下后,兀术幽幽道:
“说起来都是康王赵构作的孽,他只知有挞懒,不知有上国,居然和我朝叛臣挞懒相勾结,妄想把早已列为我大金舆图的河南、陕西土地夺过去,所以我大金皇帝生气了,才出兵讨回被割的土地。如今金宋双方都伤亡惨重。我大金皇帝遵崇孔子仁义之道,体恤两国百姓兵赞之苦,欲罢兵议和修好。不知先生意下如何?&34;
莫将拱手道:
”这自然很好,正是在下梦寐以求。不过,如今情况有了变化,在下又停留上国多时,不知现在皇上的圣意如何?须待在下返国传达上国讲和的旨意后,再来磋商和议大计为好。“
”先生所言亦是。不过,请你转告康王,他欲战欲和对我大金都无所谓,如果他不想和,我就亲送他大哥赵桓回中原主政。我想,作为一个弟弟,赵构总不至于敢打他自己的亲哥哥吧?&34;
“此话怎说?”莫将不解。
“我大金一向认为,少帝赵桓老实厚道,比康王听话,早想送他返回中原。他本人也有此意,并表示回到中原为帝后,同我大金永结盟好,对我金朝年年纳税,岁岁进贡。中原百姓,闻说少帝即将回来,不无高兴得热泪盈眶。至于岳飞更是。 &34;
兀术故意卖关子,说到这里,突然顿住不语。
”岳飞更是怎样?“莫将忍不住问道。
”你看,我们只顾讲话,忘了喝酒。先生,来,干一杯!“兀术故意转了话题。
”谢元帅,干!“莫将干了一杯酒后,追问道:”元帅,刚才你说岳飞更是怎样?&34;
“岳飞一向怎样?难道先生一无所闻么?”兀术反问。“在下羁押汴京大狱中与世隔绝四个多月,真的不知道近来岳飞之所为。元帅不妨对我透露一些。”莫将请求道。
“先生在狱中一定吃了不少苦,今夜本帅请先生多喝两杯,以示慰问。”兀术再次避开话题,对帐后高喊道:“来人呀,再添酒菜上夹。”
在两人对饮好几杯后,兀术才把旁人支开,漫不经心地道:
“天下人都说,岳少保智勇双绝,其实他忠字更为难得。你看,少帝北去已经十三载有余,连他的九弟康王都将其忘记得干干净净--&34;
”不,不。我皇上没有忘记他的大哥少帝。往日,在下曾亲耳听到皇上高呼迎回二圣。这二圣难道不包括少帝在内吗?“未待兀术说完,莫将便抢着表白。
兀术大笑道:
”先生有所不知。去年五月宋使王伦到会宁,在他递交给我大金皇帝的那份议和书中,只提迎回梓官、太后,只字不提迎回少帝赵桓。那时候,我大金君臣上下还议论纷纷,真为赵桓打抱不平哩!而岳少保就不一样,他不但念念不忘高喊迎回少帝,还派员到金都会宁请求我主放少帝赵桓回中原,在他辅佐下主政。你看岳飞他忠不忠?&34;
“忠,忠。”莫将也点头赞许,忽然,他又觉得岳飞与金主私交,确为不妥,便问道:“这件事,我朝皇上知道吗?&34;
兀术摇头不语。
”大金皇帝答应岳飞的请求吗?“莫将又问。
兀术点点头,接着解释道:
”不答应行吗?不答应,岳飞就要打到黄龙府去,抢回少帝。答应了,岳飞就停止对我进攻。我主想,少帝老实厚道,很听话,在宋民中又有威信,是一位很理想的皇帝。岳飞文武全才,智勇双绝,会是一个很出色的宰相。让赵桓回中原在岳飞辅佐下主政,确为上策。比反复无常、时战时和的康王来究竟要好多少倍,暂且不论;至少比德才平庸的刘豫强许多。所以,我主便顺水推舟,答应了。还向岳飞许诺,只要他不破汴京城而入,不北伐抗金,便由本帅亲送少帝回朝。正因为我主答应了岳飞的请求,有了许诺,因此岳飞在朱仙镇才按兵不动。“
”岳飞不是天天来攻城吗?“莫将似有不信。
”那只是虚张声势,瞒人耳目,有意哄康王而已!“兀术-- 本正经道。
”啊,原来如此!&34;
莫将恍然大悟。心想,怪不得天天听说岳飞攻城,总不见他攻城进来。
“不过,你回南朝见到康王时,只表达我主想要讲和的旨意,可千万别把岳飞派员到金都的事透露给康王。康王为人多疑,你比我清楚,万一他知道了此事,势必加害岳飞。岳飞是当代天下的一个难得人才,一旦他身遭不测,你我心里都不好受。再说,这四个月来我一直都在汴京,此事我并没有亲眼见过,只是闻说而已。有道是,&39;耳闻为虚,眼见为实”。也许这是一桩无中生有的事。--来,我们干杯。“兀术举杯一干而尽。
”干杯。“莫将在茫然中吞下一杯似甜还苦的辣酒。
10
和往常一样,高宗今天又是从四更时分,便坐在御案前批阅那堆积如山的文书奏折。
眼下,高宗最关心的是抗金形势。凡来自前线的奏折,他都细细地读过,并”留中“研究。
此时,雄鸡报晓,即刻天亮了。高宗本想就此搁笔,休憩片刻后上早朝,但心中好像有所盼,又连连翻了几件文书,终于看到了一份他所企盼的奏章,不由得惊喜地喊出声来:&34;啊,岳飞的捷报!“接着,他便朗读起来:
”眼下形势大好,太行山的忠义军和河东、河北二路的豪杰揭竿为旗,以&39;岳家军&39;为号,纷纷组织乡兵民团,已约定日期发兵和官军会合抗金。当地百姓争相拉车牵牛,运载干粮赠送给义军;父老乡亲顶盆烧香,迎候义军的人充满道路。自燕京以南,金人的号令不行。兀术欲迫汉人壮年男子当兵抵抗官军,无一人听从。素称凶暴狡诈的金大将乌陵,也不能约束其部下,只好传谕将士道,&39;不要轻举妄动,待岳家军来时立即投降。&39;金统制王镇,统领崔庆,将官李觊、崔虎、华旺等人,已率部下士兵投降。金禁卫龙虎大王手下千户之类,都密藏臣的文告,自北方前来我处投降。为金卖命的金大将韩常也派心腹到我处告知,不日即率五万骑兵前来归附。臣进驻朱仙镇,曾以五百骑大破兀术的十万金兵,两名金大将当场击毙,兀术本人若不是其良马跑得快,早被岳云一锤砸碎脑袋。如今他日夜躲在城内,再也不敢对阵,只想放弃汴京而逃。只因臣围城紧,使他插翅难逃。近来,臣组织攻城,已大有进展,十多条攻城地道已挖至城池脚下,登城云梯也备了数千,估算十天内便可破城,活擒兀术。 &34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