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 动荡(第2页)
“第一阵,他们死十八,我们伤五个,算是胜了,但照此下去,我们是死定了。眼看他们又出列十八人,我将剑插地,用双手将那颗挂在臂上的大铃铛硬生生地扯了下来,那白森森的牙齿依然咬住我臂上的一大块肉。
”第二阵,我们有了教训,防止他们拼命的打法。我们就打得比较好。尽管这样,消灭了十八人之后,我们还是又四个人受伤了。许多地方实在防不胜防,我们往往打得非常激烈的时候,那地上重伤的敌人,有时会拾上一段自己的断臂,死命地朝我们扔过来,我们一失神,就出现了空档,给敌人可乘之机。这样,我们总共伤了九个。
“第三阵又开始了,我们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。这一阵,打得特别艰苦,我们在伤者跟死尸堆里搏斗。那些初看起来像是死透的敌人,有时突然会跳跃起来朝我们扑来,有的站不起来的则用全力滚起来,抱住我们的双腿,张嘴往我们的腿上咬去。而这些敌人看去都是一动不动,都在装死,其实是在积蓄力量,等待最佳的时机,向我们作垂死的一击。他们把自己的全身的每一个部位都化成了武器,断掉了的手固然是武器,没断掉的手也是武器,腿是武器,牙齿也是武器。似乎他们只有一个欲望:消灭我们。而那些实在无力攻击的敌人,则抬起头来,用喷火的眼睛盯着我们,他们这种眼光四面八方都有,似乎是用眼光把我们围困住了。我觉得这些眼光实在令人胆颤心惊。那眼光似乎非常的单调,又万分的复杂,平常双方决战是为了求生,他们是为了求死,太不可理喻了。所以这一阵我们一下子伤了七个人,等到打完了五阵,我们全部都受伤了,有的伤了好几个地方。
”最后一仗,他们十八个人完好无损,对付已不足十八个遍体鳞伤、疲惫不堪的人。尽管如此,我们也准备作生死的一搏,就在这个时候,一匹白马飞也似驰来,马上坐着一个腰挂双剑的姑娘。她指着我的鼻子问,你们可是锦衣卫?我点点头。她说,锦衣卫没有一个好人,跳下马来,在混战的人中一闪两闪,我们全身发麻,武器都掉到地上,弄不清她用什么妖法。 这时我们的敌手欢呼起来:好姑娘,你真行!那姑娘问,你们是什么人?其中一个回答,我们是最可怜的人,也是最好的人。姑娘又问你们为什么打架?那人又回答,我们要救这位李大人,他可是一个大大的忠臣。
“他们说罢了,便搀着吓昏了的李可灼,准备逃窜而去。
”可是那姑娘突然心生疑虑,叫喝道你们说他是大忠臣,忠在哪里?其中一个答道,他进了两粒仙丹给皇帝,为皇帝治病。 姑娘说,这么说来他是李可灼?几个白衣人点点头。那姑娘又迅速地来回游走,顿时把那班人点倒在地,然后自己跃上白马,--溜烟不见了。
“慢慢地,我们麻住的手脚竟能够动了,生恐又遇上可怕的敌人,所以只得勉强上路,把李可灼带走,也勉强带了两个活口,离开这个非常可怕的地方。”
大家听了,心里都感到发毛,王纪问:
“那敌人是谁?你们摸不清吧?\"
”实在摸不清。“副使迟疑了一下,道。
”你们应该检查一下他们的尸体,查一查他们的身分。“王风说。
”你说的不错,可是我们当时什么力气也使尽了,连想也没力气想了。“副使说。
”派一些锦衣卫去把他们检查一下怎么样?“王纪
说。
”只怕来不及了。“王风推断道,他想了一阵,又说:”我们现在的敌人是谁,都不清楚,去同人家拼什么呢?怎么拼呢?我觉得这一战就像往后我们的日子,我们是斗八个,人家是千百个,而且面目都不清楚。他知道我们,我们却不知道对方,这是瞎子在打仗,永远不会胜过对方。“
”那姑娘会是谁呢?“小文秉一直不吭声,突然问道,副使摇摇头。
”你刚才说过,那姑娘腰别双剑,是也不是?“王风又问,心里已猜到了八、九成。
这天晚上,王纪连夜提审了两个活口。但是两个活口竟然不哼一句,用过了刑,也只是惨叫,原来是哑巴。王纪非常扫兴,转回府中,来到王风的书房。经过这几天的事变,王纪觉得儿子的见解往往不同常人,他想,往后的事不妨同他商量商量。但是,王风见了父亲,第一句就说:
”爹,我们回去,不要当官了。“
”你这话已经说过多次了“王纪不由得又是急怒起来。
两个人僵在那里,似乎都陷入沉思
5
四月的夜晚,外面刚淋过雨,空气中有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息在晃动。窗外小昆虫不住地噪鸣,那声音怪怪的,既不像鸣蝉,也不像蟋蟀。偶尔有几只夜枭尖啼;好多飞蛾不知何时飞进灯笼,弄得灯纸哔啪作响,有的烧焦了翅膀在灯下翻滚乱爬,有的一头栽进火里,烧死了。
王风怔怔地看着灯蕊,打破沉寂说道:
”爹,我们读书人恐怕犯了--个很可怕的错误。 \"“什么错误?”王纪征询地望着令他感到有点陌生的儿子,让他讲下去。
“这错误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了,所以才叫可怕。”王风一顿,又道:“想想看,那个姜子牙,文王只不过替他拉了几步车子,姜子牙就像签定了卖身契,一辈子为他卖命,替他打下了万里江山,建立了大周王朝。可是周文王只赏给姜子牙在山东一块弹丸之地,赏多赏少倒也无所谓,问题是这件事竟然成为千古佳话,这明明是不公平的交易,"佳" 在哪里?那刘邦曾经筑坛拜韩信为大将,韩信为他夺下了长江以北大片江山,最后还是被杀掉了,这明明是一桩上当受骗的惨事,可是后人却把他当作美事,津津乐道。还有那个诸葛亮,当然是极聪明了,可刘备只不过来个"三顾茅庐",诸葛亮就死心塌地为他三分天下,建立蜀汉,这当然也无所不可,问题是,那个刘阿斗明明是败家子,刘备自然知道他不行,可是还是把诸葛亮呕心沥血经营的江山,交给这个败家子,这实在是对诸葛亮开了一个可怕的玩笑,然而,后人也把这一段辛酸的历史,美化为君臣的风云际会。孩儿以为,前人对这些历史的着意加工润色,犹如在陷阱上铺了一重青翠的草皮,让后来的读书人,一个又一个地栽入陷坑。对这个问题,几千年来的读书人,似乎都懒得去思考,甚至把落入陷阱、任人驱使,一直当作"士为知己者死"的美事,所以就必然要演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。本朝太祖一下子杀了五万多的开国功臣及其亲属,依我看,这悲剧就是几千年来制造陷阱的人引发出来的。但是这些人一边往陷阱上堆放鲜草,一边却不知不觉掉进黑暗的陷阱里。有人说过,读书人大部份是精神的阁人,爹你以为如何?\"
王纪听了儿子这些话,有点喘不过气来,这话实在有些大逆不道,似乎也另有见地,他暗忖,儿子对道家的学说浸淫多年,思路自然和自己对不上,何况自己一时也驳不倒他,便望了望外面苍茫的夜色道:
“这些遥远的事,不谈也罢。”
“那就谈近的吧。”王风用手拂赶着密密麻麻、扑向烛火的灯蛾说:“这灯蛾扑火,祖祖辈辈都是如此,为什么不改变一个活法呢?爹,孩儿觉得皇宫里头聚集着一种怨恨,有一天,那怨恨会燃成一场大火,报复在他们心底认为已失去了公义的世间,我耽心我们这些人的努力,最后也如同灯蛾扑火一般。“
”你无非又是说那几个太监。“王纪说,
”不是几个,那是十万大军,不知您是怎么看的,老以为只有几个人,要知道那是十万被阁割的人!十万残疾之人!十万个断子绝孙的人!爹,您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,他们会怎么看这个世界的?须知自古以来,没有一个朝代有十万阁人来侍候一个皇爷呀!再说,这十万人众之中,难说不会产生出一、两位与众不同的非凡人物,这些人心里面在想些什么?若是他们心里有着怨恨,皇帝不正坐在火山口上?\"
王纪发怔了许久,闭目想象一下,觉得这当真是一桩人间大惨事,太监的内心,除了恨,还是恨恨恨!即使懂得去读书,也只读出仇怨,不懂宽容与恕道。但此事为何数十年来竟无一个大臣提起?这不是一种可以原谅的疏忽。但错误已经造成了,现在谁也无法挽救,只得等眼前这个“红丸案”破了以后,一定得上疏皇爷,补救这场过失,快快浇息可能会惹事的火头!
王纪站了起来,闷闷不乐地走来走去,走了很久,突然夜色中又响起一个轻雷。接下去闪电左劈一刀,右劈一刀,黑暗的天空突然出了几条暗红的裂缝,随着大雨哗然,一切又回归黑暗。王纪说:
“儿啊,你的话有道理,可是有一件事,你也必须认真想一想:若是皇爷可以杀,并且被杀的还是一个圣明的皇爷的话,那么往后还有什么人不可以杀?只怕天下大乱,就从这里开始了!我身为刑部尚书,如果不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,那么朝臣固然会骂我,平民百姓也会骂我,后代的子孙也会骂我。因为天下大乱,就是从这一步开始的。春秋战国大乱不止,几乎每一场大乱都是由杀国王引起的。只要手里有一把刀,将国王宰了,取而代之,自己也就当上了国王,很是得意,但过不了几天,自己又被别人杀了,人家依样画葫芦,有样学样,宫廷里便是这样杀来杀去。上行下效的结果,是上梁不正下梁歪,下面的老百姓自然也是弱肉强食。这样国无宁日,天下就大乱特乱了。孔夫子总结了这个惨痛的教训,提出要摆好"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"这五对关系,认为只有调整好这五对关系,天下才会有秩有序,老百姓才能在规范中,过太平安定的日子,所谓"三纲五常",便是这样产生的。三纲之中,“君纲”是第一纲,所谓重振朝纲,如果不把侦破"红丸案"摆在首位,查出谋害皇爷的主谋,以正国法,那么"重振朝纲"和 "中兴华夏"便是一句空话:你说的灯蛾扑火,我懂,几十年来无数的大臣为了重振朝纲,一个又一个吃了大亏,这确实和灯蛾扑火没有两样。但是我想,这一回哪怕依然是灯蛾扑火,为父也要扑过去,便是烧成灰烬,也在所不惜。“
王风听了父亲的话,觉得父亲说的也是一条道理。他突然觉得读书人似乎被外界的什么力量所控制,往往是自己作不了主,总是被冥冥之中的一种力量所驱使。他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,只好顺着父亲的思路,默想审案的事。
文秉说的那个魁梧的太监,或许就是幕后指挥者,确实不无道理。
回想起来,他第一次去”老爹酒楼“,不仅看到了那个白发太监,而且也看到了那个魁梧的太监。其时,自称”鸿胪寺丞“的李可灼,正在大撒酒疯,说要青云直上,旁人听了这话,如果想利用他铤而走险去干坏事,那就不难了,想那魁梧太监当时也必定注意到了李可灼,他如果想谋害皇帝,李可灼就是现成的材料。
王风也明白,这不过是推想而已,与真实的情形究竟有多大的距离?那只有天晓得!
“要破”红丸案“,看来只有继续走"打草惊蛇"一途。”他终于对父亲说,
“老走这一步棋,人家又不是傻子,那是不会有结果的,”王纪摇摇头说。
“打草惊蛇,有千变万化,每一次表现的形态都不是一样的,对手依然会防不胜防。”王风说。
“我们第一回用了打草惊蛇,结果是一无所获。”王纪还是摇摇头。
“不能说是一无所获,李可灼有人救,崔文升没有人救,这就说明幕后各有主谋:谋害案,牵连的是两家,而不是一家,这对我们破案帮助太大了,再说,那两个哑巴虽然不能说话,但是你如果再去检查一下,就可能会发现他的特殊身份。这样,他身后的背景尽管模糊,但总是有一点数了。”
“那么,下一次的打草惊蛇,该是怎么一个打法?”王纪问:
王风伸出食指,往茶杯里头沾了一下水,在书案上,一字一字地书写起来,写了又沾,沾了又写,几乎写满了书桌,然后伸出巴掌来,又全部把字抹去。 王纪一边看,一边点头,脸上渐渐现出微笑。
6
紫禁城的西北面,有一座大殿,叫“英华殿”,这座大殿改成了寺院。殿前有两棵菩提树,还有许多松树、柏树,非常清幽。李永贞在一个官女的导引下,进入了英华殿。他不是来拜佛的,而是径直地走向英华殿的北门“四德门”,穿过四德门,就进入了“咸安宫”。这咸安官是先朝穆宗陈皇后居住的地方,现在客氏就住在这里。李永贞进入了一个十分精致的客厅,发现在场的有客氏、魏进忠、王体干,他自己是最后一个来的。客氏的供养与两官相等,但是她不让官女侍候茶水,而是亲自泡茶、敬茶。魏进忠开门见山说:
“这个福清人叶向高厉害得很,他一回京,就使上了两招:一是让朝臣们上书,要求让奉圣夫人出官;二是请天子每隔三天,去听那些大臣讲经史。他跟那些东林党人不大一样,他一点也不激动,很平静,讲道理,不同你正面冲突。他说,自古以来,凡是皇帝的乳娘,等到皇帝长大以后,都要出宫的,现在天子已经大婚了,理应出官,省得给人家说闲话。这只老狐狸,不知道他是闻到什么气味,还是猜中了,竟然明白奉圣夫人对皇爷有很大的影响。所以这一招,说得很委婉,其实厉害得很。他让皇帝听经史,这一招就是针对你李先生的了。先生花了半生的心血,把小皇帝培养成雕刻师,好听任我们摆布;而叶向高则针锋相对,让皇帝多学经史,想把他重新塑造成为一个标准的皇爷,以摆脱我们。我以为这个叶向高抓住了我们的要害,我们得认真对付。”
听完了魏进忠的长篇大论,大家一时也说不出什么,一味地喝茶,其实是在苦苦地思索。
魏进忠果然人如其貌,既聪明,又识大体,他非常快速地进入状况,并掌握了全局。他的肉体虽然阁了,精神却越用越旺,他懂得学习,懂得举一反十,是个天生的大统领。他了解太监的命运,也很想扭转这种宿命。现在天赐良机,只要因应得宜,事事如原先规划运作,太监出头天的日子不远了。一个遥远的、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,终于到了最后的阶段了。
“内官二十四局的掌印太监都换人了吗?”李永贞忽
然问。
“都是我们的人,连副手也是。”魏进忠说。\"女官六局的掌印人,也都调整了吗?“李永贞又问。”正手、副手我都重新配备。“客氏答道。
”听说天子荫封你的儿子侯国兴为锦衣指挥使,这很好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第三朝廷算是健全了,不足的是,锦衣卫下面的军官,还不是我们的人,若是掌控不了军队,到头来,会事事成空,所以,必须设法调整。“李永贞又对客氏说。
”此事正在进行,前不久,大学士沉铭缜在浙江为我物色了两百名武功不差的人,补充锦衣卫,过一阵把他们都提升为军官,再将原有的军官送去辽东、四川去当游击将军,“魏进忠说。
”我认为对付叶向高的第--步,已经有了,我让皇帝批示:今后奉圣夫人可以进出自由。也就是说,你叶向高要奉圣夫人出去。皇上也听他的话,让她出去;但奉圣夫人毕竟是皇上的乳母,回宫探亲总可以吧!所以这"进出自由"四个字,管叫叶向高无可奈何。而奉圣夫人往后大部份时间,自然还是在宫中。“王体干说。
”你们说,内官二十四局、女官六局,都是咱们的人,我想印证一下,看看实力究竟如何,可以不可以?“李永贞
说。
”如何印证?哦,现在是下午申时,不妨知会一下内官二十四局和女官六局,告诉他们,明日五更,奉圣夫人准备出宫,回外邸住几天,着令大家到时护送。“王体干说。
”行!“魏进忠说,他马上出去了。
这时王体干站了起来,走向古董架,欣赏架上的宝玉石狮、金如意、翡翠葡萄,还有玛瑙蜘蛛等等。最后又打开了一个描金漆盒,原来里面都是指头大的珍珠。但是,他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,又随手拿过一个红布包,那红布上绣着五爪青龙,便将红布慢慢打开来,却见婴儿的胎发、疮痴、毛发、指甲以及小孩换落的牙齿等等。王体干沉思默想了一阵,问道:“这些该是当今皇帝小时候的东西?\"”你猜对了。“客氏应道。
”那你这样随便乱放就不大对了。“王体干说,同时,把那一个描金漆盒里面的珍珠,随便倒在古董架上,然后把那红布包放进盒中,仔细盖上。
那倒在架上的珍珠,有不少滚落在地,客氏连忙俯下身来,拾起遗落的珍珠,
三个人又对案喝茶,王体干对客氏说:
”奉圣夫人聪明绝顶,今见收藏皇帝的这些儿时的东西,足见高明;但是你把这些东西不珍藏好,竟然同普通珠宝混在一起,可见你还是未充分认识到它们的价值。“
”我们今日这个局面是空前的,犹如内官有十万太监是空前的一样:十万太监服侍一个皇帝,外廷的朝臣不认为有什么不合理,但是对我们这些太监,却腹诽甚多,甚至认为我们是麻烦的来源。那一日,我交代老魏做三件事,可是老魏却做了四件事,多做了一件,这就后患无穷了!如今三法司正在会审"红丸案",只怕有朝一日大火要烧到咸安官,要烧到你奉圣夫人身上!到那时,谁也救不了你,但是这宝盒中的东西,却是你的护身符,切记!切记!“李永贞也对客氏说道。
这时,魏进忠回到了咸安宫,高兴地说:
”明日五更,奉圣夫人出官回私邸,这事已安排妥
当。“
7
第二天凌晨,内宫微微地骚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