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
第195章 春城事业(十二)

张长兴只是低沉了几天,就慢慢的恢复了过来。张长兴只记住了宋志的一句话,最好的纪念的方式,就是消灭倭寇。

 原本有些性格腼腆的张长兴,将孩子托付给了宋母,自己投入了保安团的军事学习与训练之中。宋志知道,只有全身心投入一项事业之中,才能忘却过去。

 1933年深秋的春城晋宁县铁矿区,滇中高原的风已裹上凛冽的寒意。红土丘陵间裸露的矿脉像一道溃烂的伤口,赭红色的矿石与枯黄的野茅草在风中簌簌颤动。

 运矿骡马的蹄印在泥路上冻成坚硬的凹坑,矿工们裹着破棉袄走过时,呵出的白气瞬间被风吹散在铅灰色的天幕下。

 矿洞口的绞车铁链终日发出刺耳的吱嘎声,惊飞了在苦楝树上栖息的乌鸦。

 夕阳西沉时,最后一队挑矿砂的妇女踩着落叶归来,她们包头巾上沾着的赤铁矿粉末,在暮色中泛着暗红的光,如同干涸的血迹。远处滇池水面泛起钢蓝色的波纹,倒映着运矿小火车喷吐的煤烟,那烟雾久久不散,像给山峦缠上了污浊的裹尸布。

 夜风掠过矿场工棚的茅草顶,将白天的汗腥味与铁锈味搅得更浓。

 某个瞬间,所有声音都静止了,只有地底未开采的铁矿在黑暗中继续氧化,发出只有土地才能听见的、沉闷的叹息。

 站在不高的丘陵上,宋志观察着这片有些斑驳的山区,因开采造成的空白,使得绿色的高原出现了一片片异样的不同,这是宋志最近观察的第五个矿区。

 宋志有着前世的记忆,能意识到未来倭寇侵华战争的爆发,必然引起军需品的短缺,而军需品最欠缺的就是原材料,特别是铁、铜、钨等金属材料,尤其是倭寇未来侵略安南、掸国,华夏抗战更缺乏各项物资,而铁、铜、钨等也是军需品的必备品。

 正是全华夏都是缺乏石油、铜等物资,就是铁也基本以贫铁矿为主。宋志根据前世的记忆,派出了前期投入精力的董名录教授。董名录教授现入职东陆大学,今年才四十三岁,是一个面容黑黪黪的中年汉子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农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