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
第195章 春城事业(十二)(第2页)

 晋宁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夕阳、双河、上蒜、宝峰等乡镇,这次发现的大型铁矿,是因为前世的天井铁矿位于晋宁县,成矿条件优越,属康滇地轴铁矿带,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,以磁铁矿、赤铁矿为主,次为褐铁矿,成因类型为中—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,前世探明储量约965.14万吨,直到1937年常隆庆在《宁属七县地质矿产》中首次系统命名攀枝花“盐边系”岩层及磁铁矿、赤铁矿等。

 1933年这个时期,滇省矿产开发以零散民间开采为主,缺乏大型采矿设备和经验。多亏宋志引进的是普鲁士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(salzgitter Ag)生产线,

 旗下最大工厂flachstahl salzgitter年产量达310万吨,占集团总产量(约460万吨)的67%,主要产品包括热轧卷材、带钢、冷轧带钢等,服务于汽车、建筑、管道制造等行业。尤其是刚扩建热轧宽带钢轧机,是此时世界最先进的设备。

 作为是欧洲钢铁行业的重要企业,以技术创新为特色,其贫铁矿处理技术,采用火法选矿法(克虏伯-雷恩回转窑还原粒铁法):通过中温固体碳还原处理高硅酸贫铁矿,直接生产粒铁供高炉冶炼。

 宋志记得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仍被视为经济高效的选择,尤其适用于硅酸盐含量高的贫铁矿。而这时候的晋宁铁矿品位较低(含铁量约30%-40%)的问题,正适合通过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生产质量。

 普鲁士的贫铁矿处理以火法选矿为核心技术,包括回转窑技术等,直到1936年以后,华夏才依托克虏伯等企业的重型设备,兼顾经济性与战时需求。这一

 技术体系后来也通过国际合作(如对华援助)间接输出。如1936年普鲁士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(如1936年的40万套德械)时,也附带技术合作,包括建立军工厂和冶金设施,间接反映了其采矿冶炼设备的技术成熟度。

 宋志这次带着张国维和董名录教授等几个学者,前来检查晋宁铁矿的开采,新建钢铁厂的开工等各项工作,已经建成的枪械厂、火药厂、弹药厂等军工厂,欠缺着各种原料,只能靠从外运输进来,不仅成本太高,更主要的是不稳定,也影响了军工、军备等其他产品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