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 沪上风情
几日的沉迷,还是因为宋志的年轻,也是因为宋志拥有着前世的记忆,总是在感情和国家民族之间徘徊,总是心思沉重,而自己身上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,华夏的国家与民族的责任,宋志送深感个人也背不起这个责任,但是更随着沐春公司、远东公司的也有上万人了,这个责任起码自己要背起来。
想通了一切的宋志抛下了,前些日子一时的沉迷,继续投入了沪上的各项工作中。视察远东公司的各项事业、亲自查看两个公司的往来账目,监督暗韧和远东公司安保部的各项训练,还抽出一周时间,前往奉贤县的培训班,亲自进行重点项目培训,并进行考核,扣下了两个不合格学员,其他继续派往倭国。
但宋志还是不好意思,为自己前几日的胡思乱想,向其他人道歉,尤其是宋温馨,这个女子任劳任怨的跟着自己,不要名分,尽其所能给与自己帮助。
像她这么聪慧的女子,在应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,但从来不问不问,只知道照顾自己,
宋志非常确信,当事业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,自己第一个能确定跟随自己的就是宋温馨,这么好的一个女子,自己又不能娶她,这又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。
1935年的沪上十六铺码头呈现出多元而繁忙的景象,既有商贸繁荣的活力,也有着倭寇侵华的威胁前夕的历史伏笔。
宋志记得就是这年冬季,倭国海军从万吨货轮卸下来自南美洲的“空心莲子草”(俗称水花生),原计划作为马饲料使用。
这种植物后来在华夏疯狂蔓延,成为危害农业的入侵物种。渔业贸易鼎盛
同年5月,全国最大的沪上鱼市场在十六铺附近开业,渔汛期码头桅樯如林,霓虹灯映红夜空。
尽管用户询问的是冬季,但鱼市场开业后的繁荣延续至年底,234天内交易鱼货6万余吨,可见码头全年渔业活动的活跃。轮渡发展的黄金期
1935年沪上轮渡客运量达129.9万人次,货运量47.53万件,达到近代顶峰。十六铺码头作为重要枢纽,见证了城市化的加速,但这一繁荣在1937年日军入侵后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