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第246章 湾仔之夜(第2页)
戴巴拿马草帽的王国商人挽着穿旗袍的混血女伴匆匆走过,穿短打的码头工人却盯着他们锃亮的皮鞋窃笑。
水手的“全球制服”,挪威船员的海魂衫、天竺巡捕的缠头巾、客家妹子的蓝布围裙,在煤气路灯下构成人种博览会的奇观。
怡和洋行的咖啡豆焦香、大排档的豉油皇炒蟹腥气、南洋水手随身携带的咖喱粉辛味,随海风发酵成湾仔特有的浊味。
穿西装的华夏买办在“太平馆”吃瑞士鸡翅,毛熊流亡者在街角啃着咖央多士,暗喻着文化的变形与妥协。
妈祖神龛旁贴着天主教的圣母像,黑帮分子用十字架发誓却向关二爷上香。
妓院的“世界地图”:毛熊妓女用蹩脚粤语报价,安南妹自称“沪上小姐”,而真正的本地“老举”们嗤笑着她们的演技。
一个颤巍巍的阿婆在“屈臣氏药房”买阿司匹林,用《圣经》当扇子扇风,而药房玻璃窗倒映出对面“皇后戏院”的霓虹招牌——正在上映好莱坞电影《礼帽》(top hat)。
轩尼诗道(hennessy road)1920年正式命名,贯穿铜锣湾与湾仔,连接怡和街与庄士敦道。
湾仔的一幢西式骑楼,正是服部一男租住的场所。
西式骑楼最显着的特征是底层架空的柱廊设计,形成连贯的步行通道。
这种结构源自古希腊神庙的柱式支撑理念,既扩展了商业空间,又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场所。
其典型布局为底层商铺与上层居住空间结合,二层常向外悬挑,由罗马式立柱(圆形或矩形)承重,形成稳定的骑楼立面。
窗户多融合哥特式垂直线条或拱形元素,山花、雕饰等细节体现中西合璧风格,部分建筑顶端标注建造年份。
二层就是服部一男自己一人居住的场所,一层是服部一男转口贸易的办公场所,门楣上悬挂着“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港城分社”。
宋志本来的计划,也因为这次意外情况,发生了改变,宋志从来都是护短的人,特别是对于倭国人来讲,一点都不能吃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