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
第253章 第二家乡(第3页)

 晨雾中的春城站台,青砖地面被蒸汽机车的白雾浸得发亮。宋志已经是第三次途经此地了。

 穿麻布短打的脚夫们喊着调子卸货,春城方言与越南搬运工的土语混作一团,穿呢子制服的铁路人员正在稽查。

 卖破酥包子的摊贩在蒸汽中吆喝,铜壶里的普洱茶永远滚烫。远处城墙下,匆匆而过的是忙碌生活的民众。

 这是宋志的第二故乡,也是抗倭备战最重要的基地,宋志有了一种,倦鸟归巢的感觉。

 春意已悄然爬上枝头,滇池的水汽裹着海棠花香,在午后阳光里氤氲成淡粉色的雾。

 青石板路上传来黄包车夫的吆喝,惊飞了屋檐下打盹的麻雀。

 漆色斑驳的朱红大门前,老槐树新抽的嫩芽在风里簌簌作响。

 穿阴丹士林布衫的母亲突然打翻了针线笸箩,顶针滚过天井的沟纹砖,停在那个提着藤箱的身影前。

 西晒的日头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长得盖过了照壁上"紫气东来"的题字。

 堂屋里的自鸣钟当当地敲,八仙桌上的马蹄糕还冒着热气。

 父亲的烟袋锅在暗处明明灭灭,积了十年的问话都化作青烟。侄子侄女躲在格扇门后偷看,发梢系着的红头绳像朵颤巍巍的杜鹃花。

 巷口卖米浆粑粑的梆子声远远传来,惊醒了悬在房梁上的风筝骨架。

 那还是民国十五年的春天扎的,蒙的绵纸早被蛀空,只剩竹篾在穿堂风里轻轻摇晃,晃碎了满地斜阳。

 堂屋中传来了一家的笑声,只是奶奶和父母的头发都已变白,宋志有些滋味在心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