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
第259章 金陵初夏

1937年5月,金陵的已经有了几分初夏的燥热。徐府巷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,在午后阳光里蒸腾着淡淡的桐油味——那是附近木匠铺子飘来的。

 巷子很窄,两侧灰砖墙头上爬着野蔷薇,粉白花瓣落进墙根的水洼里。

 穿草鞋的菜贩刚收了早市,扁担头上还挂着几片蔫黄的菜叶,走过时在石板路上留下一串湿漉漉的脚印。

 几个身穿中山装的精壮男子,躲在墙阴处抽烟,领口解开了扣子,烟头明灭间能看见他们袖口磨出的毛边。

 拐角处的老虎灶正冒着白汽,卖凉茶的老头用蒲扇赶苍蝇,粗瓷碗底还沉着两片薄荷叶。

 突然有急促的皮鞋声从巷口传来,抽烟的精壮男子们慌忙掐灭烟头,墙头惊起的麻雀扑棱棱掠过巷子上空那线窄窄的蓝天——远处下关码头隐约传来轮船的汽笛声,混着梧桐叶沙沙的响动。

 墙缝里一株野苎麻被风吹得直点头,它的影子正巧投在砖面"誓死救国"的炭笔字迹上,那字已经淡得快化进青苔里了。

 这条有些破旧的巷子里,就存在着“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局”的办公地点,是砖混结构的民居组成的。

 宋志这两年身在欧米,也不是没有对调查局做出贡献。

 宋志定期将欧米各国的政治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,陆续形成报告,发给联系人庞博。尤其是欧米各国军队组成、军备情况和军事机械的发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。

 这些信息比靠着欧米各国主动提供的信息,更详细、更具体,这里还有宋志来自前世的一些建言建议。

 这个时代,华夏与欧米各国的差距是全面的,信息的错落也不是身居国内的政府官员能了解的,而宋志这些信息和建言,对于华夏蓝党政府有很大的刺激作用。

 这对于目前华夏装备普鲁士军械的行动,起到了补充作用,也受到了军事委员会和常校长的赞扬。

 此次宋志来到金陵,是受到小陈局长的召见而来,宋志也有很多需要与小陈局长对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