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9章 金陵初夏(第2页)
这也是宋志第一次看到这位小陈局长,看着像大学教授的小陈局长,对宋志的全面情况非常了解,也很是好奇的观察着这位青年才俊。
身高近1.8米,面容刚毅,身材精瘦,整个给人以果干而温和的印象。但这与小陈局长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差距。
两人都相对了解对方,自然由互相探底的了解起兴趣爱好、家庭亲人等,引申到了目前欧米、倭国、东南亚等情况。
宋志的走南闯北,又拥有前世的记忆,自然对各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,而且这种了解是很深刻的,谈得很透彻。
小陈局长经历十多年的政坛攀爬,对华夏国内情况也较为了解,但对欧米、倭国、东南亚等地情况,缺乏深刻的了解。
既是对倭国的了解,也是因为这些年倭国相继推动了“东北事变”“第一次淞沪会战”,造成了华夏政坛的震动。
华夏蓝党政府才将目光转向倭国,才算了解一些倭国情况,至于欧米国家主要靠对外使馆和报纸刊物。
对于宋志就世界各地各方面情况的侃侃而谈,小陈局长今年也只有38岁,而且也是留学米国的矿业大学毕业生,赞成宋志的很多看法和主张。
当说到倭国情况时候,宋志就将自己的各种分析,向小陈局长汇报,预告了倭国对燕京的窥视,将近期引来倭国的攻击。
倭国第二次攻击目标,将是沪上,并且沿着长江,攻击苏杭、金陵和江城等地。
如果爆发全面战争,这些区域将成为沦陷区,小陈局长应该提前安排人员进入,注意单线联系,建立多个安全据点,注意无线电联络等。
小陈局长参加军事委员会的会议时候,很多高参也提出了这些方案,比如 民国着名军事家蒋将军。
年初,蒋将军发表了奠定华夏抗战战略基础的《国防论》,系统提出"持久战"思想,强调"以空间换时间"的战术原则。该书成为二战期间华夏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。
作为华夏蓝党政府对倭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,蒋百里早在1930年代初期就预言中日必有一战,并指出倭国"胜也速,败也速"的战略弱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