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
第260章 抗战培训

宋志这次做培训的地点是“中央政治学校”,中央政治学校在此时的校址位于金陵建邺路红纸廊(现建邺路168号),其标志性建筑为始建于1927年的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,属罗马风格。

 该学校在民国时期,成为蓝党培养政治人才的核心场所,校长由駵常校长兼任。

 红纸廊地名源于明代,因曾是经营纸张的市集得名,清代设有云锦织造机构,民国时期成为中央党务学校(后改称中央政治学校)的永久校址。

 校园以红纸廊北侧为核心区域,主体建筑包括罗马风格的门楼及配套校舍,校内有图书馆、教学楼等设施,整体布局庄重,体现了民国官式建筑特色。

 校舍条件简陋,但功能齐全,周边绿树成荫,环境肃穆。

 建邺路是1930年由红纸廊、羊市桥等路段拓宽而成,为南京主要官街之一,街道两侧有遮阳廊檐,保留传统商业街风貌。

 附近有纸张、文房四宝店铺,因靠近考棚旧址,文化氛围浓厚。

 中央政治学校前身为1927年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,1929年改组后专司培养党政干部,强调“训政时期”的三民主义政治人才培训。此时仍为国民党核心政治教育机构。

 正值全面抗战前夕,蓝党政府加速整合培训资源。

 军事机构以空军和陆军为主,政治训练则强化国民党意识形态,而特工培训初现雏形。金陵、余杭、牡丹城的地理分布,反映了当时战略重心与备战需求。

 中央政治学校礼堂因为兼顾会议与培训功能,有主席台、嘉宾席和其他座位,大约需要500个坐席。

 今天参加培训会议的大约有500多人,座位满了后,也加了一些席位。

 宋志对于此次培训本就积极性不足,而且要面对几百个蓝党特务,他可是知道好多特务,未来将大量的投敌,无耐的只能做了一些伪装。

 当戴着眼镜、唇上有着一贴胡子的宋志,来到主席台上落座,打此时还很新潮的麦克风,开始了今天的培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