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第369章 春城谍影(第2页)
林徽因一家此时已定居春城近3年,她参与营造学社的古建筑考察,为西南文化遗产留存作出贡献?。
高校学生则通过募捐、演讲等方式投身抗战,1940年底的街头已可见青年学生为声援国家而聚集的迹象?。
文庙直街与近日楼周边商贩众多,小吃摊与杂货铺延续着城市烟火气?。
然而,物资匮乏使得生活艰辛,农村男子衣衫简朴,而市民在艰难中仍保留一丝安宁,如清晨在街边洗漱吃餐的朴素画面?。
这一时期昆春城生活的“紧”,既来自倭寇轰炸的直接威胁,也源于战时资源短缺与精神紧绷的双重压力,但城市始终未放弃对和平与文明的坚守?。
而此时的宴席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,一些军官已经陆续离开 ,仆人们也开始收拾残羹剩饭。
春城的家宴,氤氲着战时少有的奢靡。临窗的位置,一位身着墨绿丝绒旗袍的女仆轻托银盘,步履如风掠过滇池的水纹。
她的发髻间别着一枚鎏金簪,随着斟酒的动作微微颤动,映着炭火的光晕在脸颊投下细碎的金影?。
旗袍开衩处透出半截黑色丝袜——这种战时紧俏的舶来品,将她小腿的线条勾勒得如一支绷紧的琵琶弦,走动时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微光?。
她俯身为还在在座宾客续茶时,脖颈后几缕卷发垂落,恰好扫过领口滚边盘扣的暗纹。
或是故意为之的疏漏,也可能只是无意的风流,总之这份禁忌的美,引来上座军官的频频注视。
当她在长桌另一侧转身取酒时,裙摆旋开一道弧度,露出衣襟下若隐若现的蕾丝衬裙——那是用降落伞绸改制的,传闻来自某次空袭中坠落的运输机?。
烛影摇红间,她剥开一颗腌渍橄榄递给女主人,指甲染着莓红的蔻丹,像极了她总点缀在发髻旁的那枝冬杜鹃。
有人注意到她的丝袜脚跟处有细小的勾丝,这微不足道的瑕疵反而让人确信:这具迷人的躯壳,终究是战火里淬炼出的花朵?。
这位名叫侯晓梅的女仆,实际上是一位倭寇间谍小川千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