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

第377章 夜炉对话(第2页)

 腕间翡翠镯子随动作轻响,当刘婶捧着银托盘呈上热乎乎的馄饨时,她正用镶金边的小勺搅动杯中红茶,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镜中那张兼具江南婉约与时尚风情的脸庞。

 叶婉莹的举手投足间浸透着世家教养的从容。她饮茶时小指微微翘起却不显造作,接过茶盏的指尖总带着若有若无的茉莉香膏气息。

 当她用江浙话轻声哼唱着,随即从旗袍侧袋掏出鱼干——那袋子上还绣着叶家英文名字的缩写。

 今天午后在花园散步,她撑的油纸伞是倭寇进口的绢面,伞柄却缠着滇省本地的藤编。

 但宋母提醒叶婉莹,宋志对倭国产品的厌恶。

 遇见家人时,她会用带着吴语腔调的春城话问宋母,今日的宣腿可蒸好了?这种语言与物件的混搭,恰似她身上中西合璧的翡翠戒指配着西洋怀表。

 最耐人寻味的是她翻看《良友》画报时,会突然停下指尖,对着某篇抗战报道怔忡良久,眉间拧出的纹路与平日赏花时的闲适判若两人。

 叶婉莹当然清楚宋志终日的繁忙,是为了抗战的需要,尽管具体情况不太了解。

 但是今日常校长召见,明日与戴局长开会,上午接待小陈局长的拜访,下午去拜见海主席 ,这是什么级别?

 关键是宋志来往于军、政、商各界,最近很明显还与行走于黑暗之中的人员往来,因为陪都的中统和军统,她可是知道干什么的。

 虽然她了解宋志有些身手,可是今天回来的宋志,长袍里的衬衣有着一些血迹,这提醒了她,宋志经历了一些危险的经历。

 看着刚吃完夜宵的宋志,正在品尝着滇省独特的红茶。

 此时的春城红茶生产与抗战背景下的滇红茶产业密切相关。

 滇红茶是由冯绍裘于1938年在滇省顺宁试制成功,1939年顺宁实验茶厂批量生产,主要用于出口创汇支援抗战?。

 未来1942年因倭寇占领,滇缅公路中断,滇红茶外销受阻,生产规模缩减?。